這次主角是柯成興茶行於 70 年代出口專用的原箱茶葉,這批茶葉在收藏家手上經過一甲子歲月醞釀,現今終於有難得機會可一睹其風采。

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批茶葉的淵源:
柯成興茶行於 1875 年成立,1910年到第三代移居至台灣繼續經營茶葉出口生意,在大稻埕貴德街成立柯成興茶行,在台灣收購各地高品質茶葉與精製、後續再送回泰國母公司轉往歐洲銷售。而1971年因泰國公司的隔壁公司發生大火連帶波及,加上當時台灣退出聯合國後整個外銷環境大受影響,原本預計出口的庫存茶葉只能密封收藏。而這批為出口的茶葉也隨著柯成興茶行轉型以貿易為主後,在倉庫內靜靜度過一甲子時光。
本批茶葉收藏家逸春商行也經過多次努力,再讓這批茶葉有機會重新面世。
當年出口茶葉外箱皆會加上各家茶行的標示,柯成興茶行的標示是一隻象徵家族祖先寶地的金龜朝北斗圖樣,在早年碼頭工人就是靠著便是這個圖樣分辨不同茶行茶葉。
- 金龜朝北斗1
- 金龜朝北斗2
從原箱茶外箱可以看出,這次開箱的茶葉保存狀態相當良好,外箱沒有明顯霉斑水漬,連外箱上的紙標都保存良好。

當年出口的原箱茶葉採用馬口鐵上釘,箱內鋪以錫面隔絕濕氣異味,再以塑膠膜、牛皮紙封住茶葉本身隔絕外部水氣異味,要開啟原箱茶葉也需要使用專用的拔釘器,開箱的這一刻大家都屏氣凝神期待開箱的效果。
- 原箱茶開箱
- 原箱茶開箱
- 原箱茶開箱
打開外箱後,收藏家明顯鬆了一口氣,看見封膜乾淨完整代表茶葉本身狀態也維持得不錯。
- 原箱茶包裝完好
- 原箱茶包裝完好
- 原箱茶包裝完好
打開包裝後迎面而來是溫潤濃郁茶香,茶葉本身狀態非常良好。

這款原箱茶葉箱上書有「珍蘭」二字,正是代表這款茶葉的身份--「樹蘭鐵觀音」,以人工摘採樹蘭花再搭配鐵觀音茶,以窨花法窨製而成的樹蘭鐵觀音,讓微澀回甘的鐵觀音茶香中能融入樹蘭花幽香,香氣悠遠細緻是早年台灣出口茶品中相當受歡迎的茶種。但因 從樹蘭花採摘再到窨花入茶步驟繁複且只能人工,樹蘭鐵觀音更是日漸稀有,今日難得有機會一品這款珍稀茗茶。

根據收藏家說明,「老茶」不僅要夠「老」(最少要有50年以上的歷史),更是要茶葉狀態保存得好才合格,這次開箱的原箱樹蘭鐵觀音就是保存狀態極佳的代表,茶葉才能在這個狀態下熟成蘊釀出歲月的味道。

這個小小的顆粒就是樹蘭花,僅能以人工採摘並跟茶葉進行反覆數次燻製,才能得到散發樹蘭幽香的樹蘭鐵觀音。

樹蘭鐵觀音第一次沖泡出的茶湯入口滑潤飽滿,初嚐微甘微苦相當平衡,更驚豔的是直入鼻腔的深沈香氣與入喉後的兩頰生津的果酸感,以前總看人說好茶可回甘生津,這次品嚐這款樹蘭鐵觀音就很明顯感受到生津回甘的效果。

而一般茶葉反覆沖泡後香氣茶味都會降低,但這次開箱的樹蘭鐵觀音反覆沖泡多次仍然擁有濃郁茶香,對於平常少喝茶的人來說,這個濃度反而更好入喉。

為了維持開封後老茶的最佳狀態,收藏家特別訂製類似原裝木箱來分裝茶葉。

以上就是這次在逸春商行開箱的原箱老茶體驗,真正是用一杯好茶,讓人神往台灣那段茶金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