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

收藏的茶壺


茶醉癮 wrote:
我沒其他意思只不過聽...(恕刪)


陳國良1954年生,1972年(18歲)就進紫砂工藝廠,隨何道洪學藝,之後從事花盆、花瓶的製作設計。1982年始制茶壺....。1986年擔任藝徒培訓輔導和技術總監等職....
20年前正值他的精壯時期,也正因為他的壺普受肯定,壺價也高,才會有仿品出現,不過這把也是仿的不夠用心,屬於低級仿品。

至於印款和刻章,是參考重點之一,但也要看個人辨識功力及手上能比對的正確物件,不過以現在科技要仿得以假亂真肉眼看不出的章款,並不是很困難......
各位大大好,小弟有一段時間沒有在此樓出沒了.
此樓高手眾多且真材實料,小弟怕再講多一點就洩底了(根基尚淺).

分享一把壺.....(傷眼勿怪)


哈....掉漆了.


壺蓋


壺底


真假小弟不知,有請大大們指正講解.(感謝)
難道是王寅春的作品?
竹葉布局似乎呆板而無氣韻,
不知入手價格是否昂貴?
多年前,弟在一壺店裡,正好看見店家到了一批據稱是一廠的貨,見獵心喜,遂從同批貨裡挑選此壺購買。

這些壺,每把「流」的位置都略有不同,手把大小各異,翻開底部,印章各個不同,
顯然是由一廠不同的工人所製。弟自覺這把壺比例較為勻稱,便買了下來。

它的作者是陳麗萍,在2011年獲得工藝美術員的身分。

土胎不錯,只是弟知道這種土胎絕非朱泥,但要稱為「紅土」還是「紅泥」呢?
另外,像這種作者「學生身分」的習作現在可有價值?
請各位大大指點。


bigjohn0530 wrote:
陳國良1954年生,...(恕刪)


!!強耶!! 神人....
哈...當我那些話是說說笑
以後還是多多上來看看就好
發到彷壺還說一堆理由 哈...真丟臉

茶醉癮 wrote:
!!強耶!! 神人....(恕刪)


不過您也已經很用心了.....
茶醉癮 wrote:
!!強耶!! 神人....(恕刪)


我之所以忍不住多嘴,是因為我從你身上,看到2~30年前的我,希望你能少交點學費,但也怕澆熄你對壺的熱情...這是真的,如有得罪,敬請包涵莫怪

除了在01,上網和壺友交流討論也有8~9年(幾乎都是大陸的壺網),我幾乎沒有批評過壺友貼出的壺,原因是~1.自己並非專家只是愛壺人,2.看圖片評壺容易出錯,3.不想掃人興致,4.不想得罪人,5.玩壺過程似乎少不了要繳些學費,而且勸了也不一定有用~~

就貼一把陳國良的「掇只壺」薄胎約500CC,供大家隨評,




blackwind00746 wrote:
難道是王寅春的作品?...(恕刪)

blackwind00746大大,這把壺是長輩留下來的...
小弟深知很早期就有王大師的仿壺,我想要買到真品的機會可能比中~精彩539...還難.
感謝blackwind00746大大的分享.

bigjohn0530 wrote:
economic兄,...(恕刪)


關於內紫外紅...
我想 bigjohn0530 大大講的是這篇所要告訴大家的內容
http://tieba.baidu.com/p/2238429210?pn=1

economic 大大講的是早期壺的製作方式


comi wrote:
關於內紫外紅...我...(恕刪)


comi兄,有勞了,謝謝!
  • 3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