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0310 wrote:
小弟的感受就如同一場...(恕刪)
我個人覺得alex0310 兄太過執著於太快想成為能分辨的專家,這種對我個人來說是覺得那是需要時間來多看多比較累積的,且判斷也絕對沒有100%這回事,現在太多真正專家也協助仿冒,看到實際東西都不一定能100%肯定了,更何況只看幾張照片來判斷,當然除非太過明顯工藝上的差異,那當然看照片可以判定
基本上想判定需要很多的知識瞭解和經驗的,1980年代使用的工具和2010年代使用工具形成的東西差異總是不同的,你想判定好壞(先不論是否名家,先純看好壞)總得很清楚知道那是怎樣製作的,他的難度在那邊,一件1980年代很難的作品,在2010可能因為工具的進步變得容易很多,那一樣的作品在1980年代的價格總該高於2010
我個人覺得這種東西很難一些文字就可以解說,最好的方式是真假比較,或者都是真品,但工藝高低作品的比較,我個人以前有個經驗是同時看三把仿古如意真品,顧老的、周桂珍(印像是199x作品)和一個小名家(忘記名字了),簡單型式的線條也是有工藝高低的,放在一起比較就會覺得東西怕比,感覺得東西的精緻度、氣質(就是類似的舒服感覺),工藝是一山還有一山高,那還是看而已,然後在慢慢細細的比對差異在那邊,怎樣造成的,藝術家劃個如意的線條跟我們沒受過訓練的差異在那邊,大師、高手和一般師傅差異在那邊,那是需要很多的樣本來慢慢學習的
基本上買你看得懂的東西,買材質好、有工藝差異的東西,從簡單且比較容易分辨的工藝開始,我會比較建議真的對這很有興趣的可以這樣入門
事實上我會比較建議就不要花大錢買茶壺當藝術品了,買喝茶用的工具為主就好,買些材質好、又有一定工藝的東西日常泡茶使用,等經驗多了,經濟也許可狀況下,買個幾把好一點的當偶而泡茶時感覺良好是我比較建議的方式,只要不要化工茶壺,土胎有一定水準,價格其實都在工藝和藝術上的,所以我個人覺得不是那樣需要在意作者,只要工藝和藝術好,早晚總是會給他的價格上一個認同的
上面有幾位大哥貼了些圖片,網路上也會有真品的圖片,先看看這些圖片,看圖回推作品是怎樣製作的,難度在哪些地方,在那個時代製作,以那個時代的工具難度在那邊,然後可以這樣推估成本,然後你才比較知道你買的到底價格花在那邊,值不值得
但如果想把茶壺拿來當增值藝術品,我個人完全不推薦,買這個還不如買4C不錯的GIA一克拉鑽石,那容易多了
以上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有得罪的地方抱歉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