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

收藏的茶壺

許小鵬 wrote:
提點??怎敢在多位大...(恕刪)


許小鵬 wrote:
大大貼這兩個拍賣的資...(恕刪)


alex0310 wrote:
只是表達連拍賣的照片...(恕刪)


許小鵬 wrote:
每個藝術者的成長,都...(恕刪)


gohome002 wrote:
許小鵬大所論 小馬那...(恕刪)


alex0310 wrote:
得高人們的箴言真是獲...(恕刪)


精闢的見解與優質的討論

很感恩各位壺友無私地分享讓其他壺友(包括小弟)受益良多

這也是以壺會友的精隨所在.壺知識的精進也可從這方面增進

一入壺門深似海.吾以為 深的不是壺的數量種類與價格而是那不透光的資訊
唯有靠不斷的累積經驗.從錯誤中得教訓....

小弟前些時間在台灣因緣際會想確認一把顧先生的壺的真偽"問盡千山萬水"(哈哈誇張說法)
也請教過許小鵬壺友也到了對岸求真相.

得到的結果 一喜一優 喜的是沒花冤枉錢(我認為壺主都不知真偽).憂的是真品一壺難求.




天堂裡沒有幽默,因為幽默的祕密來源不是喜悅而是悲傷。~~馬克吐溫 ~~
alex0310 wrote:
得高人們的箴言真是獲...(恕刪)

哈哈~!對呀!!說出大家的心聲


vicjou wrote:
希晴壺友歡迎妳的分享...(恕刪)

嗯嗯~~
我有時的確會很心急XD
但是金鐘壺的聲音很悶鈍說..考慮要不要用
請教一下~為什麼爆砂所以是柴燒呢?

希晴 wrote:
哈哈~!對呀!!說出...(恕刪)



爆砂跟材燒沒有關係...
可以參考一下對岸的文章
http://tieba.baidu.com/p/2166929518?pn=1


vicjou wrote:
精闢的見解與優質的討...(恕刪)


這個行業,實非外人想像"簡單"~
當初兄台提問,小弟心中已然斷定非真品(非馬後炮)
原因無他,在這個行業,誰手上有那些壺?何種檔次?其實...心知肚明!更何況,顧老的作品,在當時已然"稀少"且"價高"!莫非~祖墳冒煙還是天賜良機!?要不然,這種機會實在不是諸位門外(意指行業,非專業)人士,能遇得到的!!並非絕無機會,只是開的價也..."非行情價碼"
更何況,生意人不結怨,不擋人財路!
(小弟已發過文予大大~~故...見諒嚕) ~!請勿轉載!~

這波紫砂的回溫,至少7年以上!主要是早期的那批販售人士,重新找回之前的客戶與藏家,再倒賣回對岸嚕! 畢竟熟門熟路嘛~
難為台灣的紫砂人,歷經幾十年的低潮,如久旱逢甘霖終於可以"解套"!
而當初的那些"碩果僅存"的商人,搖身變為"專家",且放出許多"外圍"到處找壺;現在台灣許多壺,都曾經被篩選過(拿到對岸被打槍回來)!

小弟曾就此現象與家父討論過,結論是:台灣的"真壺",已經少之又少嚕!留下來的不是冷門壺(對岸沒炒作)
要不就是有缺陷的壺,最慘的是~~~假壺!
曾幾何時,台灣曾經是紫砂的殿堂,而如今...不勝唏噓!

alex0310 大大抱歉嚕!
如果連照片都過不了關,那....說其他都是多餘的!
大大既然有"指名"小弟"提點"~~~所以... (ps:本想封筆)
沒有惡意,就"物"論"物"罷嚕!

最後~
按圖索驥買壺是大忌!看土胎買壺是大凶!!切記~切記~~
各位壺友!小弟下潛20000哩嚕~~

comi wrote:
爆砂跟材燒沒有關係....(恕刪)

謝謝~~
又多學了一個知識XD
許大別急著下潛
難得找到一位高手
小弟厚顏私心的強人所難希望能從許大那多挖點知識
小弟覺得過程比結果重要
壺友間論壺不就是為何真 為何假的交流
這為何就是壺友們夢寐以求的長知識

若許大能在這方面多給指導
如許大所說的技法特徵(照片中錯誤的地方)
或是大師們的特別印記(特別留下某處不修?)

還盼許大能廣施雨霖給諸壺友啊
感謝在先
[url=http://www.bestever.com.tw/]幸福日光[/url]
vicjou wrote:
精闢的見解與優質的討...(恕刪)


想請問vicjou大大 我手上有幾把茶壺
我以前買來就只有用白開水滾一滾而已
泡茶的時候土味很重...好像在吃土虱
要如何去土味啊?

後來就買鶯歌老師做的壺 沒有土味
聽老闆說現在是用電窯 控制時間和溫度都比較好
我買回來只用熱開水燙一燙而已

最近看到這篇
手有點癢...想把以前那幾支茶壺處理一下
聽說一般的開壺方式是白開水滾了之後可以加茶葉進去煮就可以去土味
但要滾多久呢?


抱歉離題了...看你們聊茶壺聊的好起勁啊!
許大大,不好意思,請教一下,為何看「土胎」買壺是大兇呢?買壺不就是要看「土胎」嗎?當然,我是指有經驗的買家來說。
許小鵬 wrote:
這個行業,實非外人想...(恕刪)

茶醉癮 wrote:
想請問vicjou大...(恕刪)

可直接加茶葉進去煮就可以了,但通常我是把每次泡完的茶葉放進壺內加水浸泡,直到可以接受的情況。或者,直接放在清水裡浸透一個星期就可。
comi wrote:
爆砂跟材燒沒有關係....(恕刪)


小弟以為"爆砂"原因: 1.練泥因素(主要) 2.窯燒溫度與擺放位置


alex0310 wrote:
許大別急著下潛
難得...(恕刪)


強摘的瓜不甜~免錢的東西最貴!
小弟才疏學淺,沒什麼可以被"挖"~
既然大大問到,提示一下:參考 潘持平與施小馬的方壺,體會一下


jha23164 wrote:
許大大,不好意思,請...(恕刪)


小弟主要是提醒,買壺(尤其高檔壺) "多方"參考很重要,切莫一管窺天!
目前在網站上看到的壺,稱不算"高仿"~ 有機會大大們遇到高仿壺,就會知道那句話的涵義是啥嚕!

拜託各位大大們,不要指名! 不回又很失禮,回了又....
大家好心分享收藏,小弟不想潑冷水,顧人怨 下潛又上浮的,馬力不夠~~很累低


推薦找~孤掌大 vicjou gohome002 sakamotoTA economic jha23164 ...等族繁不及備載!
這些大大很不錯,可為眾人傳道 受業 解惑!
  • 30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