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0310 wrote:沒幾把水平這支是老...(恕刪) 提點??怎敢在多位大大前輩,面前造次若是要交流意見,小弟竊以為:大大的照片拍得真是好 ;但壺....就這些壺屬一般工藝師水平(應該是第三代以後),倘其中若有落款"大師"印章,那就....(ps:上頁那隻小馬(孫子兵法) .....)壺的"神韻"似乎都欠缺嚕!~參考 參考~
alex0310 wrote:在GOOGLE上查到...(恕刪) 大大貼這兩個拍賣的資訊,不知要表達什麼?網站上,汪大師那隻我認同!但....小馬哥那隻 小弟還是不敢苟同啊(包含網站也是)壺里壺塗~~大大們高興就好!感謝分享
許小鵬 wrote:大大貼這兩個拍賣的資...(恕刪) 只是表達連拍賣的照片都也只是這樣的程度而已壺 還是要拿在手上其實也不用太神話一些現在的"大師"相信很多前輩開始玩壺時小馬哥也不過是助理工藝美術師而已職位會成長工藝也會成長什麼時候的作品就是有何等級的韻味煉土、製壺的技術跟窯燒的精進現代的壺都美得不得了廠壺唯一贏在就是那土胎跟古樸跟壺友們最常討論的就是"鑑定"這件事壺 幾乎沒有像寶石那樣的科學鑑定方法也沒有足夠的資料庫可以佐證廠壺的生產紀錄連原作者都會因沒紅包而不承認自己的壺"識壺"這事還得要眾位壺友多多發掘一些科學因素替代情感因素以及建立起廣大的資料庫來精進啊中年人的碎碎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