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

01茶樓 歡迎品茗 純的呦~~~~

kuan_1994 wrote:

哈哈哈
咖啡器具是...(恕刪)

E大說的應該是用橡皮筋綁著那一個黑色茶壺吧!要泡茶可以找我。我也幫忙蓋樓。分享一下我的茶具

杯茶無語 wrote:
E大說的應該是用橡皮...(恕刪)

你有養它喔!

都閃閃發亮的
01小十字 wrote:


你有養它喔!

...(恕刪)

前面幾隻剛剛開始養,茶壺太多養不完
路過頂一下
杯茶無語 wrote:
E大說的應該是用橡...(恕刪)
杯大的壺都很漂亮,請問黑色的鴿嘴是六零的嗎?
杯茶無語 wrote:
E大說的應該是用橡皮...(恕刪)


大大你說我的那支是陶作坊的
外層是黑釉(應該是吧

紫砂壺不會買
不知道怎麼看
也不知道去哪裡買
有關茶葉的問題可以請教~E大,挑選茶壺的問題可以問~杯大!
kuan_1994 wrote:
大大你說的那支是陶...(恕刪)
jha23164 wrote:
有關茶葉的問題可以請...(恕刪)

了解,謝謝告知

剛剛看了一下大大你的各版
你拍的是哪方面舞者,有點好奇...

telecatw wrote:
義春茶園給我的印象是童叟無欺,對初學者有耐心.


我遇到的幾家都還不錯,東美量少,要跟一般客人多解說一點,尤其是泡法,味道會差很多

kaminer69 wrote:
首先是香氣明顯(雖然花香的方向不是我很喜愛的)持久


香氣要好需要很多條件,養分好持久性會好,這是茶園管理可以努力的,要曬菁香氣才會揚,這個得看天氣,不是一定可以有的
香型要好需要秀、雅、穿透性強,這個需要運氣和選擇的

拿這支茶葉來說11/11採收,由於偏嫩,容易會澀,發酵有比更早採的調整成更高,更高的發酵會讓茶葉容易從花香轉果香,果香會相對於花香濃,但秀、雅不如花香,這支如果發酵輕,有可能香氣更漂亮,但口感可能收斂性會更大,會不舒適(所以我推薦的是11/11採的這支,更早採的我沒推,偏澀了,喝起來我覺得舒適性不太好)

kaminer69 wrote:
水甜度屬中上,但因為收斂性的口感襯托明顯豐富了甜味層次,回甘也好


這個是調整發酵比較高的結果,我手上還有更早採的樣品,有空來喝看看比較就知道,發酵低會澀,其實不舒適的,所以我有喝到,但沒推

kaminer69 wrote:
約第4到5泡衰減幅度略大(使用紫砂壺泡法),總之是值得喝的好茶


今年冬茶要很耐泡難度很高,由於九月開始山上有濕度和低溫,這對於施肥後茶樹的養分吸收很不利的,養分沒那樣多,耐泡度一定有差的(好的製茶師可以把前幾泡的味道用製茶調整逼出來,但耐泡度就掉下來了,這是沒辦法的)

我對一般人推薦的茶是以我喝的標準來判斷有各項目70分以上,這樣的東西有可能比較多人可以團到
至於每一項標準有90分以上的,我自己熟的親友就不夠分了,這種我自己就多買幾斤丟著慢慢喝,要到這麼好的級別,快的話源頭一天就賣光了,輪不到可以貼上來團吧


jha23164 wrote:
原則上也不買多,就多樣少量,最多4兩


不少了,我大多一兩,甚至會買10克而已

jha23164 wrote:
但這幾年過去,就直接跟搖頭說:來喝茶聊天就好,品質是一年不如一年!回不去了!


氣候條件不一樣了,真的要一年一年喝看看
102~106年的秋茶我還覺得比夏茶好就是這樣

kuan_1994 wrote:
如果在臺北或桃園附近


大多在嘉義,偶而會在桃園,但在桃園一般比較忙,有北上再來看看


jha23164 wrote:
並不是福壽山、大禹嶺的就一定是好茶


這是名氣大,成本高,也會有少數真的做得好很好喝的,但不管品質,成本高一定售價要高一點
更麻煩的是名氣大,假的很多很多,哪有那麼多的福壽山、大禹嶺、梨山可以喝,尤其價位不高的,尤其電視購物那種的,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jha23164 wrote:
杯大的壺都很漂亮,請...(恕刪)

應該是60年初期的,這隻是單一孔鴿嘴束肚的,還有一批是標準12孔的12倍的喔!
  • 3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