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有阿你弄一批美女泡...(恕刪)
jha23164 wrote:
民國88年「東方美人」北埔義春茶行,還沒送去比賽,就先去挑茶,這樣找比較方便,也比較便宜。
姜大師的茶行
我其實不該說的,好的比賽茶根本多不出來的,比賽要送11斤,好的茶園的幾位大師都搶,甚至可以說為何這麼多年來冠軍都四位大師拿走了,除了製茶能力外,好的茶菁是這四位長期包走了,除了冠軍幾十萬外,頭等也不少錢,有資質拼二等以上的,不會留下來不送比賽的,那種一花、二花的,去參賽或留店裡賣,其實差不多的
jha23164 wrote:
喝起來已有些藥味,也略帶甜橘感
如果差不多20年有這樣,其實不差了
jha23164 wrote:
不像當初90年代普洱變化來的大
普洱也得看料,不信90初邊境茶,也好不到那邊去
不同的東西、等級做比較,不是那樣適合的
jha23164 wrote:
感覺還是擺放半年後的東方美人比較好喝!
方向不一樣吧,東美半年是剛穩定下來,屬於第一階段好喝的時候
放老則是另一個方向,台茶20年好像味道都不會到很好很好
此外如我前面說的,老跟好那是兩回事,不是老茶就一定好茶
台茶來說,新茶好,放老好的機率會大一點(至少更容易耐泡、有厚度、層次感),但非常高海拔放老其實可能是不適合的,我有1984年福壽山農場的茶(福壽山農場第一年產出的茶),其實還遠遠不如同年代有點質感的鹿谷
還是要喝過、比較過,經驗會豐富一點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姜大師的茶行我其實...(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