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大禹嶺茶,跟梨山茶的差距


蔡篤揚 wrote:
這是今年翠峰的春茶...(恕刪)
好漂亮的葉子 這上那買 多少

cougar2015 wrote:
家樂福的600元金...(恕刪)


我不是寫管理狀況嗎?管理好成本高
不過金萱賣600真很難有多少利潤,即使是夏茶、秋茶、品質不要求的,利潤都不高
但如果以農林那樣種茶的方式,單價700~800,廠商有一定的利潤,品質可以有不錯的水準

茶還是要喝看看
管理好對愛喝的人來說是挑茶基礎,要真好還得很多條件
這兩天雨這下法,這兩天採和制茶的,我說很好你信嗎?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我家的茶園是在翠峰過福壽山往力行産業道路,是我大哥的茶園,我分享一下其實茶農的利潤只是一般般比種水果好,天氣風險較小,梨山茶農自己不製茶都由專業製茶廠承包,要一定比率的的茶青(茶葉賣給製茶廠),我們賣給製茶廠一斤茶青420-450元間4斤茶青烘一斤茶葉,成本就接近2000元,再加上烘茶人工保裝,人事成本至少也要2500以上,大家説它至少要賣多少錢?梨山的製茶產製是分開的,一家烘焙廠設備1500萬以上茶農是無法承擔的,所以茶農的茶青是要一定比例賣給製茶廠的,因為採茶季節的採茶工也控制在他們手裡,如果這星期要採就不能等到下星期,所以以茶農也是是很幸苦,他們又不會直銷只能由茶行與製茶廠來包。
這星期茶已烘好如果有興趣我電話0926926378 蔡先生 你也可留電話與姓名我再與妳聯絡

蔡篤揚 wrote:
我家的茶園是在翠峰...(恕刪)


不一定是賣給製茶廠,我有知道有租製茶廠設備的,用自己的製茶師去做茶
品質要看整體的狀態,海拔高成本會相對高,但實際喝起來怎樣,那得實際喝了才知道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高山上的茶農自已有製茶師傅的應很少,,所以找到雙方都滿意的製茶廠配合,一但合作時間就很久,其實高山茶的茶農利潤也是一般般,
比種水果好一些,天氣風險較小,利潤較高的應是製茶廠,因為牠們掌握較大的資源.
阿里山的茶真的帶有山頭氣,喝起來有一種類似在山林中呼吸新鮮濕潤的空氣、植物的芬多精的那種清香的感覺!(不太會形容

綠茶小吉 wrote:
阿里山的茶真的帶有山...(恕刪)


你是說上面網友蔡先生的茶嗎?

yechain2000 wrote:
你是說上面網友蔡先...(恕刪)


那邊屬梨山吧,風味上不同的
即使是阿里山也幾個山頭味道不一樣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其實每一產區的山頭氣調性很固定,氣候會影響但差距不會太多,就十幾年來的春、冬茶印象中只有兩次天候狀況非常不佳,但風味不會差太多,就只是不耐泡。

蔡篤揚 wrote:
其實每一產區的山頭...(恕刪)


山頭的大致調性是可以說固定的,但每一季狀況都會不一樣
以今年來說,一開始是缺水,今年雨水來得偏晚,所以太早採的不會太好
然後5月1日梅雨就來了,整個五月份山區70%以上的日子都下雨,那除了少數幾天適合採收的(這幾天大家都要採,哪有那麼多採茶工),其他的日子採收製作的,我說非常好,大家相信嗎?
生長到一定階段就是要採,不然葉子就老了,除非有自己體系的,不然採收就是很早就排了,日子到了下雨採不採呢?不然不是雨停了先採你的,會跟搭飛機一樣處理的

對於一般人來說,對味道不是那樣敏銳的,這包含了起碼80%以上的一般消費者,喝不出來其實選價位可以接受的就好,但喝得出來的那就另外一回事了,差一點是差不多還是差很多,每一個人的辨別是不同的

茶改場的初期品茶一般人稍微練一下都可以過,但中級品茶,即使是常喝茶的,考個好幾次才過那是正常的,而這對茶改場這種專業機構的認定來說,才中級而已,還有中高級和高級(中高級預計明年要開放來考)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