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

收藏的茶壺

甚久沒見到阿光兄出沒在nikon版面了
阿光兄對茶壺有研究~~若有真壺~請一起加入討論
避免假壺充斥版面~

借花獻佛~

張毅


呂俊杰

electronic51 wrote:
版主、孤掌兄…再PO...(恕刪)


electronic51 wrote:
借花獻佛~(恕刪)


謝謝electronic51分享美壺

天堂裡沒有幽默,因為幽默的祕密來源不是喜悅而是悲傷。~~馬克吐溫 ~~

爬山的阿光 wrote:
連章都對不上了,是真...(恕刪)


許小鵬 wrote:
真品的是下面那隻!(...(恕刪)


electronic51 wrote:
甚久沒見到阿光兄出沒在nikon版面了
阿光兄對茶壺有研究~~若有真壺~請一起加入討論
避免假壺充斥版面~...(恕刪)


謝謝爬山的阿光與許小鵬以及electronic51板友指教還望各位直言.本人定虛心受教
在這把掇球在手上也20多年.說實話真伪我真的還不敢100%判定.

當初為了收壺茶壺到處看到處問.自以為是的用土法煉鋼方式
一開始收早期壺這是到處多看多問多比較看多了靠不靠譜心裡也會有7~8想法
名家壺我沒辦法跟這些"師"字輩作者直接接觸.
看上一把壺就會與該店(人)起碼互動半年以上.
網路不像現在如此方便查看.在資訊匱乏的當時
除了四處把玩/不計其數的書籍/詢問口碑好壞(這對我最為主觀)/落款/同好知識互通有無/.
現在想來要不是對壺有愛不然花大把錢收一把壺心臟真的要很強.



天堂裡沒有幽默,因為幽默的祕密來源不是喜悅而是悲傷。~~馬克吐溫 ~~
V兄~
你太客氣了~~對於壺坦白說在下不是很懂,所以只貼圖,沒有發言~~~

除了南海觀音佛像為向親戚收購外,其餘的紫砂壺不是家父就是幾位親戚的~~
在下喜歡拍照喝茶~從小也是看紫砂壺成長~

看了很多高價位的茶壺一直回流大陸,純粹想留下美麗的身影~~但近期間還是錯過很多身影…如吳明、周桂珍、潘持平、季亦順等名家壺。



多年前的收藏
1.曹亞麟

2.咸晴

謝謝指教

mikakim wrote:
多年前的收藏
1.曹...(恕刪)

mikakim 大大,型製得宜的美壺,但是好像都沒有在使用.(捨不得用吧)
感謝分享.
最近新入手的兩隻日本老鐵壺 讓大家看一看,一隻是龍文堂的一隻是無款的,這幾年日本老鐵壺的價格不斷攀升,且頗具投資價值,建議可以買幾隻來用,邊用邊享受增值的效果。

老鐵壺起源於日本江戶中期(1780年代),而在明治時期則更加廣為流傳。目前市面上,台灣地區流傳的最多的老鐵壺,大概都是昭和前後的作品,即1925年前後。大概有80年左右曆史的鐵壺, 日本老鐵壺在台灣就可當做是古董品,但在日本所謂古董的定義,可能得推到江戶之前即1868年前後。所以對於一般日本人而言,鐵壺算是早期家庭用具。一般使用的材質是生鐵,但大多數鐵壺的壺蓋是銅質所製。因為鐵蓋經蒸氣熏蒸容易生鏽,所以才用銅來製造壺的蓋子。

用老鐵壺煮出的水口感很軟、甘甜,用來泡茶,那是如虎添翼,用生鐵壺煮水對提高水溫有明顯作用,對泡普洱茶是再好不過的。而在煮茶過程中,鐵壺吸收水分中的氯離子,並釋放出二價鐵,長期飲用,可以預防貧血,補充鐵質。因以生鐵為原料,透過鑄造方式,加之作者藝術造旨,形成老鐵壺特殊的文化。你可以把它當成一件日常煮水器來養生,或是一件藝術品欣賞,亦或是古董收藏。鐵壺的價值因其製作者的名氣、技藝而大有不同。現在,日本老鐵壺的藏量已經越來越少,導致其價格一路飆升。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孤掌難鳴 wrote:
mikakim 大大...(恕刪)

塵封已久,拜讀前輩們發表的美壺半夜翻出來照相,這壺用了有壓力....
分享一把惲益萍的鳳鳴壺




下方是上上個月入手的二手鐵壺 狀況非常的糟糕
光靠燒水好像無法有效的除銹 有哪位高手常給予指教嗎XDD



話說...版上有人知到碩彪這個壽山石的作者嗎


天盡後的春秋 wrote:
光靠燒水好像無法有效的除銹...(恕刪)


只要燒水燒到倒出來是透明的就可以了阿 我看我朋友都這樣子用
沒有故意除銹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 30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