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宥澤 wrote:分享我今年製作的台茶18...(恕刪) 右邊那支是2016年我找的紅玉,左邊是當年大吉嶺春摘(品種AV2),泡法是3公克6分鐘紅玉好的其實不容易找,我2016找到這支之後,一直到現在沒找到好的(品種特色明顯,且製作夠好的)
economic wrote:私人看法從照片看,你...(恕刪) 兄好:請問一下你如何判斷這茶發酵度不足?謝謝!事實上它的發酵度大概在70%左右是不夠了點!此茶是冬茶茶湯入口後口腔充滿涼意,茶乾聞之肉桂薄荷味,沖泡後聞之一樣是肉桂薄荷味!
劉宥澤 wrote:兄好:請問一下你如何...(恕刪) 看泡開茶菜的顏色阿,你的偏黃,發酵夠會偏豬肝紅一點發酵不夠的問題在刺激性偏高,但香氣會比較活潑大吉嶺的春摘就是為了那個漂亮的香氣,發酵度比你的還低,所以品種特色就出來了(AV2是目前品種中最不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