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我有買過 , 也是朋友介紹的YOUTUBE 你打 斟茶緣 , 影片自己先看看現在混茶的技術高超 , 好的台灣茶越來越貴買小量品嘗 , 品質與價格成正比只是好茶最好一次多買點才不會遺憾 , 真空包 能久放 ,真空包打開取用後 , 封好放冷凍庫 , 每次泡前再取出 , 才不會變味
taxolyang wrote:臉書我有買過 , ...(恕刪) 真空也是會衰退的,但一般來說沒開過,前兩年的衰退不會太大開過如果不能真空,就建議趕快喝完,放冷凍庫幫助很小,而且怕濕氣跑進去烏龍的保存不是靠低溫,主要是靠無氧狀態,所以真空包裡面那個是脫氧劑,冷凍庫可不是真空條件
我都選好 , 匯款等他寄來而已一年兩三次 , 沒管給幾星的評價不過真的講話很狂就是了, 賣久了 , 茶銷的又快這幾年都還行 , 沒辦法 , 就他的茶品質還算穩定一分錢一分貨好市多賣的我又喝不下 , 只好認了 , 哈
一般茶葉放鐵罐中 ,蓋好通常不太會走味很多人是打開真空包裝 , 泡了就用鐵夾夾住而已 ,丟茶桌放到吸潮 , 再泡就走味 , 抱怨茶葉有問題所以長輩教的 , 打開的 , 丟冷凍庫 , 重複用都沒問題所以,我小量買一些來試,再挑合自己口味的再補買今年四月底來的茶,也才喝一半,二兩包鹿谷農會的脫褲茶,愛老茶的可試試
yechain2000 wrote:這家老闆態度很高傲...(恕刪) 朋友之前買過他家的來我這喝過,我是覺得實在一般還說要8克來泡,比賽就是3克,質好3克味道就夠,質不好茶葉當然要放多一點我一向都覺得花略多一點買質好的不是花比較多,質好置茶量反而少,也比較耐泡但基本功還是得練分辨,不然一樣沒用對了,我聽朋友介紹過這家的行銷其實蠻有銷售技巧的,品嚐分辨需要多種技能(看底菜、看製作、看發酵、.......),他會拿1~2項出來說,但茶葉要好講求的是全面,不是某1~2項有達到標準就會好我前面說過,遇到連續下雨,那是沒救的
taxolyang wrote:一般茶葉放鐵罐中 ...(恕刪) 打開就趕快喝掉,放冷凍不是多好的辦法,冷凍也是會開開關關的,濕氣一跑進去,整包茶一樣掛能有真空設備的朋友真空那是最好,不然儘快喝掉比較實際茶葉是拿來喝的真放到走味了,只要裡面濕氣在安全範圍,那就找乾燥地方放著變成放老茶吧
yechain2000 wrote:我也是覺得普普而已...(恕刪) 因為大多數消費者不喜歡澀的味道(這也是為何茶商容易說梨山、福壽山、大禹嶺、......等這類非常高海拔的茶好),所以他挑選上挑不澀的,但本身茶沒質,要放很多,也不耐泡(2000多海拔不澀那是含量不同的問題,2000多海拔弄得好不會質薄,但要質厚也需要條件,不是純靠人可以弄得)岩茶的外山茶也可以不澀,但就一樣質薄沒味道真的要挑好的,還是得先有辨別能力不管那個茶區都有好的,但比例一定低,要拿到並不算容易,有管道的就恭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