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每天喝茶


sandypan1211 wrote:
每天喝茶會不會因為...(恕刪)

每天喝茶會不會因為茶葉太澀 腸胃很傷
有人會有這問題嗎?

一般來說茶葉挑海拔高一點的,茶質會比較好,就比較不會苦澀,就比如以前還拿得到的大禹嶺茶區的茶,應該就不會傷胃,但是代價就比較高。現在普遍拿得到梨山茶區的茶就很讚了。
另外一個角度就是青熟茶的區別了,喝焙熟茶,會比較不傷腸胃,但還是盡量挑高海拔茶區的茶,會較保險。
最後就是製茶師的技術與經驗了。

用捨食物可以調解

可以吃點油脂的肉類,可以稍稍調一下。但不是絕對的。


kalomo wrote:
每天喝茶會不會因為茶...(恕刪)


吃顆益生菌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囉!

kalomo wrote:
一般來說茶葉挑海拔高一點的,茶質會比較好,就比較不會苦澀,就比如以前還拿得到的大禹嶺茶區的茶,應該就不會傷胃,但是代價就比較高。


這是錯誤的
茶質跟海拔無關,絕對不是海拔高所以茶質高,茶質來源是茶園管理的養分吸收,有高的養分茶質高
而海拔高是因為日照短,茶葉的內涵物會不一樣,海拔高的茶內涵物比較溫和柔軟,但如果海拔高而茶園管理不好,那一樣薄、不耐泡

kalomo wrote:
另外一個角度就是青熟茶的區別了,喝焙熟茶


台灣烏龍說的熟是指發酵程度比較高,可以把刺激性的東西調整掉,但相對的會失去一些原來的味道
但這些年流行輕發酵,的確海拔不高的茶有普遍發酵偏輕的現象,輕發酵比較有好的花香,但喝的刺激性偏高

kalomo wrote:
製茶師的技術與經驗了


製茶是看怎樣的邏輯去調,然後需要運氣,好的製茶師做掛掉也不是奇怪的事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這是錯誤的茶質跟海...(恕刪)

感謝說明
所以我只用“一般來說”,凍頂山的茶海拔並不高,但其茶質是很棒的;東部舞鶴的茶也有相當的水準;名間的茶,也極具特色。
海拔高度的確不是唯一的因素,但這是茶饕擁有的常識,對一般人來說,用海拔地區可能會較單純找到合宜的茶。
各地的茶也都各有特色,但多數人是無法分辨出茶的好壞,當然基本上,入口順口,符合經濟支出,便是合宜,但總也會挑半天,反而會挑到苦澀的。
每天喝茶,基本上還是要有一款順口不苦澀的茶,方為人生。
呵呵......

kalomo wrote:
感謝說明所以我只用...(恕刪)


討厭澀那是台灣人的偏好問題
其實比較好的茶應該是要豐富有層次的
茶葉本身會苦、會澀,真的好的茶應該是苦澀轉甘甜的整個過程
短暫的苦澀才能襯托甘甜的美好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kalomo wrote:
茶葉太澀 腸胃很傷


其實茶葉都是性寒涼的東西,喝多喝久終究會傷胃的!

似乎熟茶不會,但天天喝也會膩!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