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小弟有些關於紫砂壺疑問想請教。


杯茶無語 wrote:
說的真的很有道理,這...(恕刪)


前輩見笑了 一點小弟自己的心得
但也是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培養泡茶的興趣
撇開政治議題 中國泡茶上千年文化
泡的是閒情逸致
泡的是修身養性
泡的是正念思考
有對的茶具及好的茶葉
適度的泡茶喝茶 有益無害

Chia Hsiang wrote:
我父親有留下一些壺,...(恕刪)


不好意思才認真看到這些問題
就我的認知討論一下
1.泥要看,但,要是真的如您所說的收藏幾十年,那個年代化工土比較少,只有是否真的是紫砂土的疑慮,就如後面您那篇放的三把,第二把就比較像拉坏
2.原礦是有黑色的,俗稱黑鐵胎,廠壺有(如鼎鼎有名的黑蘋果),近代壺也有,但黑土比較少,小弟晚點放幾把照片分享
3.原色土或白色粉末都是正常的
4.新壺多少有點土腥味、石灰味、火焦味,又或者這幾十年在保存地點及方式亦會吸收異味,簡單開壺後應該可以去除
現在都用簡單開壺法:
1.用半新的菜瓜布(無鐵絲成分的)把壺內外刷過一次把土漬窯灰刷掉
2.然後用茶葉煮一次就好
要更簡單就第二步驟也省略了XD 刷完過幾次熱水就開始泡了
以上
吳柏則 wrote:



不好意思才認真...(恕刪)

前輩小弟我愧不敢當,我就只是
兩個人
數把壺
五六盞
幾斤茶

一壺一建盞

Chia Hsiang wrote:
小弟我現在是單純泡泡高山茶喝,偶然聽人說茶壺材質會釋放微量元素問題才開始注意到喝茶也會影響健康問題,完全沒收藏,真不敢奢望前輩割愛,如果前輩願意指點對我就是很大的收穫了。(恕刪)


前面關於那幾把茶壺的部分已經有很多高手回答了,我就針對這點來提一下。紫砂早在一廠綠標後就開始調配泥料,這時開始增加錳、碳酸鋇、鐵紅粉等等化工料來幫助燒成與顯色。至於現代的泥料說沒有添加任何東西我個人是不太相信啦,不過有添加是一回事,會不會溶在茶湯之中,是否在安全範圍內,就看有沒有人要做實驗了。在對岸的媒體也經常在報導化工壺的問題就是了。
若要安全而且只有泡茶,確實可以用瓷壺或瓷蓋碗就好,方便好用。
小弟曾寫下一篇關於茶壺泡茶的心得,若不嫌棄可以去看看~
http://mathmind.idv.tw/teacabinet/?cat=7

吳柏則 wrote:
不好意思才認真看到這...(恕刪)


謝謝前輩,真的學到不少東西,如不嫌棄我會與各位多多分享交流的。

sgod wrote:
前面關於那幾把茶壺的...(恕刪)

真的值得好好研究一下了
紫砂主要是 紫 紅 段這三色泥系組成,會稱作五色土,個人主觀認為是三種基泥和顏料三原色接近。但也可能是我倒果為因,古人早期選泥即思考到配色的方便。

在陶土中加入調色劑增色,如氧化鈷,氧化鉻,二氧化錳等,自古代(應可追溯到唐)就有類似的做法。現在如果看見顏色鮮豔的壺泰半都是加入類似的增色劑。擁護者會強調沸水不會溶進這些增色劑,我認為這是對的,但是茶湯並不是只有“水”溶劑,而是有各式各樣的溶解物,目前似乎沒有針對各溶解物與添色劑反應的有力研究。

而泥料的命名現在沒有一定的命名法,有根據開採原礦的色澤,有根據開採深度,有根據開採地點,有根據取泥標準等等,但是原則上還是不脫 紫 紅 段

funkeymonk wrote:
紫砂主要是 紫 紅 ...(恕刪)

謝謝您這麼精闢的解說,又在知識塊上多建構一些圖形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