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

01茶樓 歡迎品茗 純的呦~~~~

blackcafe wrote:



所以就算是真空...(恕刪)

那你要看你要存放多久,還有你在茶行買他是不是已經冷藏了,如果已經有冷藏了那你就要冰了,茶行有些比較專業的是冷藏,是有在控制溫濕度的,所以像這樣的茶可以的話別放太久,這種茶就是在喝它的青茶獨有的香味了,小弟對青茶懂的不多,因為我很少喝,我的口味比較重,喝的茶相對烘培很重

economic wrote:
不確定是否是您拍照...(恕刪)


謝謝指教,照片想拍出表面那層霧霧的東東,茶湯有淡淡可可味,喝起來挺骨溜的,朋友說若這焙的時間再多些,可就真的變成「炭」茶了!


涼山蔔 wrote:
今年的冬茶,想必應該剛做好沒多久
不需要多等一段時日等他穩定??


如果只有殺菁,沒有後續的烘焙,因為殺菁是高溫讓發酵停止下來,會讓茶帶一點火燥味(火味),一般大概20天左右會退光,火燥味會壓抑一些茶原來的味道,所以放約三週會比一做好就喝味道要好

有烘焙就得看烘焙的狀況,一般冰箱烘焙一次12小時左右(還得看烘焙設定的溫度),我是大概抓4~6個月會火味都退光
但如果是多次烘焙,那變化會很難說,通常剛焙好最後一次火燥味不一定最好,反而可能做好後越放火燥味越高,可能在一年後到頂點才掉下來


涼山蔔 wrote:
之前託朋友買過一次,剛做好的茶
味道就是...青...
過一兩個月之後才比較正常


沒喝到不太確定是怎樣的狀況
台茶基本上高溫殺菁後是停止繼續發酵的(至少發酵的活力是非常大程度下降的)
通常台茶會青是發酵做得不夠
如果拆真空包裝一陣子會因為氧氣多了而降下來,但這樣茶本身的味道也是衰退的
一般建議拆後2~3週內儘快喝掉,味道會比較好,比較不會走味


杯茶無語 wrote:
很青的茶,都要擺冰箱,不然會發酵變味,台灣是海島氣候


台茶在真空包裝下不是太建議放冰箱的,一般冷藏裡面是帶水氣的,如果真空包裝有漏洞,水氣進去茶葉就壞了
另外茶葉本身會吸附氣味,冰箱內一般會放食物,帶有味道,會改變茶葉的味道的

在沒有真空包裝設備以前,製茶會烘焙的很乾(乾燥才不會有化學變化、就跟泡麵不接觸水是不會壞一樣,不是泡麵有防腐劑,而是泡麵乾燥,但一泡水,很快就爛掉了),然後會放冷凍(0度以下,這樣才沒有濕氣)
現在有真空包裝,其實不建議放冰箱的


blackcafe wrote:
所以就算是真空包裝的青茶也要放冰箱保存嗎?



不建議放冰箱,袋子有破損,茶葉會變質
基本上真空包裝下,別放太高溫的地方就好,真空包裝,外面濕氣進不去的

這個裡面環境是其他玻璃瓶,應該還好
我是不建議啦,如果袋子有漏洞,濕氣會進去的



telecatw wrote:
真空包的我丟紅酒櫃目前為止沒出問題過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shitsuren wrote:



謝謝指教,照片...(恕刪)

培到掛掉了!茶葉已經開不起來了!重烘培的茶雖然無法全開但是至少會半開,只有加快速度的烘培,所以茶葉會變成這樣!
也就是說原本的工法例如應該烘十次每一次烘八小時休息三天,為了加快速度烘八次每一次烘一天休息三天。因為回火不夠,所以造成茶葉烘掛了開不了,以上為小弟淺見

杯茶無語 wrote:
你在茶行買他是不是已經冷藏了


有點規模的茶行會買小型真空機,不會放冰箱的啦

杯茶無語 wrote:
是有在控制溫濕度的


真空包裝外面的濕氣進不去的,而溫度只要不要放太熱的地方,其實還好
普洱那種竹殼包裝,中南部一般就是丟二樓以上直接存放,普洱沒問題,台茶也不會是問題

杯茶無語 wrote:
這種茶就是在喝它的青茶獨有的香味了,小弟對青茶懂的不多


發酵低香氣和味道都需要的,一般在真空包裝下大約兩年衰退不會太多,更久就建議準備放成老茶了


shitsuren wrote:
照片想拍出表面那層霧霧的東東


那個類似白霧的東西是沒問題的

杯茶無語 wrote:
茶湯有淡淡可可味,喝起來挺骨溜的


這個要喝過才知道,但你現在這張照片的茶色比較正常

杯茶無語 wrote:
朋友說若這焙的時間再多些,可就真的變成「炭」茶了


變成炭不是時間,而是溫度
我喝過焙火超過160小時的(多次烘焙,焙超過10次),茶乾的顏色呈現咖啡色(你照片的茶菜顏色偏黑了,溫度太高了)
炭焙的溫度控制和選擇是經驗和學問,一般來說茶質重的才可以重焙(溫度高,一般會設定在110度左右,焙火一次12小時),所以通常像是鐵觀音、佛手、岩茶、....這一類味道比較重的,會比較重焙(但不是一定,有些人就愛好輕焙)
焙火溫度過高,有炭化現象,那茶葉就失去活性了,味道我們一般會認為不好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杯茶無語 wrote:
原本的工法例如應該烘十次每一次烘八小時休息三天,為了加快速度烘八次每一次烘一天休息三天。因為回火不夠,所以造成茶葉烘掛了開不了,以上為小弟淺見


那是溫度過高的機率比較大
要焙火茶葉是需要一定濕度的,我問過焙茶師,以濕度60左右,溫度超過30度,大概要放25~30天才能焙火一次,每次通常是12小時
溫度過高容易燒焦甚至起火(茶葉170度就會燃燒起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這是我買的2016春茶,我拿去用龍眼木炭炭焙了一籠,一共焙火五次,這是焙茶師的溫度紀錄,可以看一下兩次焙火的間隔時間,焙火的溫度

每次焙火控制的溫度是焙茶師的經驗
有興趣玩焙火的朋友可以去買小焙籠自己玩一玩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支持【成立 茶 討論區】 ~~

我喜歡喝 輕或中發酵的茶品

economic wrote:
這是我買的2016...(恕刪)


茶的學問果然深奧,謝謝!

economic wrote:
焙火溫度過高,有炭化現象,那茶葉就失去活性了,味道我們一般會認為不好


這泡茶湯味道還好啦!個人能接受。


withart mo wrote:
支持【成立 茶 討論區】 ~~


+1
往事橘子 wrote:
這是普洱熟茶,所以...(恕刪)


晚茶
2010年的佛手茶-春(有烘焙的),這茶是自存的自喝的,年分上沒有問題,
沖泡的水用BRITA濾水壺過濾過,
茶乾:10克
茶壺:綠標 14孔鴿嘴水平(清水泥)
熱水溫茶壺(約1分鐘),炭焙茶沖泡水溫可以高一些些.











  • 3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