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e39535 wrote:想請教鹿野的佛手老...(恕刪) 佛手是廣義的烏龍要做高發酵的紅水工藝(紅烏龍),發酵不夠會刺激性很強,很不舒服這種品種是味道比鐵觀音還重的品種,台灣種植面積不大鹿野那邊的氣候條件味道會更偏刺激高、偏重一點新的佛手我不是太推薦老的佛手會經過陳化修正刺激性,會比新的舒適很多,品質優良的會有好的層次感,又老又好的單價不低的你的老佛手還是得喝過才能有比較客觀的評價
涼山蔔 wrote:話說茶樓要熱鬧,還是要E大跟一些內行的大老們有空多開課,教教我們怎麼品茶怎麼找適合的壺如何泡一壺好茶水溫+茶具+時間這可有得學了 有適當的人數(6人以上)我可以請朋友找茶商或茶葉工會的人來辦品鑑活動要更專業我也可以找學校的老師或茶改廠的專家出來講解其實是簡單的基本邏輯而已,並沒有很複雜或很難
兩支今年的梨山冬茶(同一茶園,採收差一天),又貴又不好喝,右邊那支略好一點,比較軟,但沒啥味道,比較誇張一點的形容是帶點茶味的礦泉水今年的大禹嶺冬茶,這個比上面那兩支更貴更難喝,舌頭的中後半段明顯偏澀,還真少喝過這麼難喝的大禹嶺泡過的茶菜,上面的是大禹嶺,下面的是梨山右邊那支的上面的明顯更嫩一點,顏色也偏黃綠色,下面的顏色比較深一點(顏色深代表含氮的量比較多,茶樹需要的主要養分是氮,但不是越高越好,通常呈墨綠色最好,偏黑了就不好了)看茶菜就大概可以判定為何大禹嶺這支偏澀,採太嫩了,兒茶素含量高(嫩芽的兒茶素要遠高於葉子的),猜測應該是氣溫太低長不出來,只好嫩採了,但結果就是成本更高(嫩就輕了,產量更少)貼的梨山、大禹嶺的茶園去年的春茶、冬茶、今年的春茶都還有相當的水準,但今年的冬茶以我的標準就是爛跟更爛,價格更高的更難喝(大禹嶺的茶園的海拔比梨山的高)不是海拔更高,價格更高的更好喝,都是盲喝才會比較準確
北漂彰化人 wrote:你不提我差點忘掉家...(恕刪) 岩茶有幾百種品種,最大量的是水仙,這兩年名氣最大的是肉桂我是這樣買來試喝的(圖片的都是半岩的,我是覺得入門喝半岩的喝看看還不錯,正岩的入門是更好喝沒錯,但是單價要一倍起跳,貴到到爆炸)建議想喝看看的別去買一斤、半斤的,就類似這樣一種買個1~2包,多買幾種喝看看品種不同的味道,體驗的花費屬於比較可以接受的簡單介紹一下大概的單價,中國一斤是500公克,所以是比台斤輕的外山茶大概批發在一斤3000~4000多台幣半岩大概在6000~8000台幣正岩起跳大概都破萬台幣,最貴的牛肉批發大概要一斤50萬台幣附近(這個年產量約1000斤,絕對沒那樣多純料可以便宜賣的,想買多也不是有錢就可以多買的,目前瞭解的是每年漲價中,當然是有人刻意炒作,有大的機率會跟那些很有名的普洱一樣到個超誇張的天價,我已經買來喝過了,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其實是擁有不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