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

收藏的茶壺


hoomdtgk wrote:
10幾年前從大陸帶回...(恕刪)

邵全章(1913~1993年),民初紫砂藝人。宜興川埠上袁村人。師承祖業,自幼隨父邵雲甫(又名步雲)學藝,亦曾得祖父邵夫廷指導,藝成後,經常與王寅春、沈孝陸一起製壺,因邵氏家業頗大,故邵全章製壺並不專心,人雖聰巧,製壺卻較為一般。《掇球》、《仿古》為常製之品。

 至四○年代,邵全章轉行為經營,牽頭出資,將村上唯一的紫砂窯改成荷缸窯(即拿燒造紫砂的龍窯改為燒造日用陶器的龍窯),結果經營失敗。邵氏家道中落,由於生活所逼,邵全章再度操持舊業,以製紫砂茶壺度日,四○年代後期所製《高圈足果圓壺》為邵全章創新製品,該壺材質段泥。身扁深,流三彎,把下垂,無口頸,鈕立於乳頭狀蓋面上。乳頭蓋面和肩部分飾「三角形」紋飾,高圈足挺立,較為端重。

 五○年代之後,邵全章脫離紫砂業,轉行至耐火陶瓷行業,活動能力較強,經營得法,另闢新徑,與紫砂壺界逐漸脫離,再也無緣紫砂壺界。
[url=http://www.bestever.com.tw/]幸福日光[/url]

blackwind00746 wrote:
這把堆泥手藝漂亮,不...(恕刪)


沒錯,所以就沒有很特意要養這支




個人大多短泥壺以雕刻壺為主,
這是少數一把素面的;



覺得他線條俐落、出水順暢,
跟各位壺友分享一下囉~^^

黑大這小弟也是想一直放照片,可是沒你跟a大這麼多庫存.很快一下就出來了.
這放壺也只有靠朋友了,這小弟今天又賺到了2把壺..這一定是仿的,就不要嫌棄加減多層樓也好.
這落款是徐漢堂



這落款是陳志華

我們就是要 更快更遠跨越人體的極限超越機械的力量..追上機車妹

weak小偉 wrote:
黑大這小弟也是想一直...(恕刪)

橢圓形的石瓢壺
第一次看到
夠特別
[url=http://www.bestever.com.tw/]幸福日光[/url]

harulin39 wrote:
個人大多短泥壺以雕刻...(恕刪)


harulin39大大,您說的應該是「段泥」,對嗎?
這壺的作法是倒把,線條清楚乾淨,
但是照片有點兒色偏,小弟看不出材質。

小弟比較好奇的是您的濾茶器及茶海,
可以請您介紹一下嗎?
謝謝。
小偉大別客氣,儘管貼就是了!
我還在想,這樓能不能蓋到250層呢!

橢圓形的石瓢我也是第一次見,
可見紫砂世界確實包羅萬象,十分豐富。
(抱歉呀~因為我家客廳是黃色燈,所以會色偏

中國那邊記得是叫「端泥」,
台灣這好像發音成短泥或段泥都有(個人觀察啦);
濾茶器是「竹子」做的(在百貨公司買的)、
茶海則是另一只壺(下圖右上方,這張應該清楚一點);


(下圖是用來當茶海的壺近照~不過之前有po過

如果blackwing兄對濾茶器有興趣,我再另外拍po上來,可以嗎?


真的謝謝板大及壺友的不嫌棄,
本來想在這裡貼有點野人獻曝的感覺(好緊張),
但是也很開心能欣賞到大家的好壺!

harulin39 wrote:
如果blackwing兄對濾茶器有興趣,我再另外拍po上來,可以嗎?
真的謝謝板大及壺友的不嫌棄,
本來想在這裡貼有點野人獻曝的感覺(好緊張),
但是也很開心能欣賞到大家的好壺!
..(恕刪)


好的,謝謝。

別緊張啦!小弟我還不是野人獻曝,
曝這麼久,都快變成暴露狂了!

其實呢,拍照分享,就是隨意開心就好,不要有壓力,
除非要研究討論,才需要比較能看清楚泥料、工法的照片,
大家比較好給意見,沒什麼啦!

Blackwind兄,
這就是那個濾茶器,
就是一個竹子搭配細的濾網,
當時因為他看起來雅緻,
就買一個回家試試,沒想到挺好用的;

下圖可以看到在濾網邊邊有一個設計,
是用來鉤住茶壺的,
這設計挺方便!

(另外,用來撐住它的那塊「石頭」其實是個杯子喔,
當時請一位製作石壺的師父,順手幫我做出來的,也滿別緻的啦)
下圖是它「杯子底部」的落款


至於茶海,就是以下的那只茶壺,
當初覺得他土胎看起來滿綿的,所以買回來,
又因為一個人泡茶時,大小當茶海剛好;
不過看他底部的落款,
就知道不是啥特別的名壺了吧,哈哈!




  • 30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