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茶葉從頭開始

hgwang001 wrote:
茶有5種風味, 分別...(恕刪)


茶葉嫩芽茶多酚(兒茶素)應該會較成熟葉含量高,這個部分是晚輩所學跟前輩有些出入。
hgwang001 wrote:
越成熟的葉子, 胺基酸成份越少,兒茶素越多, 所以為什麼要採嫩葉來作成茶葉.


這不太對
成熟是養分少而不是氨基酸或兒茶素
茶葉兒茶素的形成和日照有關,養分多,日照多則兒茶素多、養分多、日照少則氨基酸多
兒茶素優點是有架構,缺點是會澀,台灣高海拔烏龍偏甘甜是因為日照短,成分中氨基酸多而兒茶素少,但缺點就比較沒架構,口中的味道停留時間就短了
壓低日照不一定只靠海拔,其他因素也可以影響日照,以台灣烏龍來說,容易起霧的地點一樣日照就短了,這也是為何茶園位置是有差的,山區某些點就是容易起霧,而閩北烏龍(岩茶)的正岩岩茶則是另一個原因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清靜無為 wrote:
茶葉嫩芽茶多酚(兒茶(恕刪)


應該說成熟後單位體積的含量就少了,而芽的體積小,反而使得單位體積含量是高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清靜無為 wrote:
茶葉嫩芽茶多酚(兒茶(恕刪)

應該是「嫩葉」有著飽滿的養分,兒茶素含量高,但醣類和氨基酸含量卻較少;而到了「成熟葉」各成分就均衡發展了!但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啦!
這些相關資訊,大家有興趣可以上YOUTUBE搜尋"樹呆子",上面有很多介紹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K-sAE_y4unFlulLo94aF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lRrCToIWE&t=64s
中興大學劉東啟教授對這一部份有投入很多研究,也開了相關的研習課程;我們在我們的友善農法茶園及製程上也得到很多印證.
hgwang001 wrote:
這些相關資訊,大家有(恕刪)


一般人是無法有專業能力辨別他要表達的意思的
茶改場本身不推薦這類種植方式,這樣的經濟成本考量他沒說,且種植方式對茶農而言其實有問題的
台灣烏龍大多密集種植,那是有多方面專業考量的(茶改場是專業單位)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清靜無為 wrote:
小弟飲茶習慣約六年,(恕刪)

好茶
清靜無為 wrote:
小弟飲茶習慣約六年,...(恕刪)


你不是小弟,你一碰茶就直接搭直升機 ,接觸的就是高山等級的,應該花了不少銀兩。

烏龍茶是一個統稱,以品種分為 烏龍 金萱 翠玉 四季春...等等。

以産地分為 凍頂茶,阿里山茶,松柏嶺茶,梨山茶,...等等。

以烘焙程度又分為 青茶 熟茶 半生熟。

通常烏龍茶工法是指 半球狀綠色的茶葉。

小小弟以上極淺見
歡迎加入愛茶人的行列,愛喝茶真的要先懂茶
懂茶之後才能找到真正品質好的製茶廠
以前覺得自己喝得很好,懂茶之後才知道有更好的
推薦梨山聚鑫製茶廠!!
jha23164 wrote:
應該是「嫩葉」有著飽...(恕刪)

…. 不知道有沒記錯兒茶素是由茶胺酸轉化而來,所以像玉露的黑網覆蓋就是為了避免轉化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