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520628 wrote:我比較好奇的是 ...(恕刪) 那你如果是一個制壺師,請問你製壺為何?不就是為了生活嗎?那你的成品多少跟你的收入就有關係了。以前可以當然現在也可以,這是成品率的問題,難道妳認為早期燒100支壺燒好了就真的有100支壺嗎?例如以前使用的釉料都是礦物釉,現在都是化學釉,那請問家裡的所有的鍋碗瓢盆都不要用了嗎?還是以前可以用礦物釉現在也可以,沒錯還是有人做,鶯歌這裡就有了,一個碗5000元你會想買回家用嗎?不用懷疑我住鶯歌那碗我就有買過。為什麼貴?因為礦物釉需要採集不論自己採集或者購買,都需要金錢或者人工,現在的人工不必我跟你多說了吧。
杯茶無語 wrote:那你如果是一個制壺...(恕刪) 現在說的是紫砂吧! 紫砂成品率跟添加化工原料改變顏色有什麼關係?而且可以為了賺錢而犧牲掉消費者的健康嗎? 這也太本末倒置了吧? 回答您的問題,如果我是一個制壺師,我要賺錢沒錯,但是應該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手藝,而不是像您所述,為了成品提高而去做不該做的事情!您可以把化工壺合理化,尊重您的觀點,其他的留給壺友們判斷
ming520628 wrote:現在說的是紫砂吧...(恕刪) 這位大大我所說要有兩個要點一、必須保留紫砂茶壺的本質,也就是透氣性。二、使用的過程中不會釋放或產生任何有毒物資。不會釋放或產生有毒物資,跟危害你的健康有何關係?紫砂添加化工物質一點就只是改變顏色而已嗎?如果只是這樣那容易多了,鮮豔特別的顏色別買問題不就解決了。我沒有將化工壺合理化,是大大您會錯意了,我只是跟你說現在的紫砂壺尊古法製造,實在少之又少。大大不必說的那麼激動,小弟不是在賣茶壺,我只是告知現在紫砂壺的現況,我只是想告知你如果一定要原汁原味那選擇古壺,如果新壺可能很難有這樣的作品。我也喜歡原汁原味,但是真的不便宜。不好意思,小弟才疏學淺,如有得罪請見諒我的無知。
現在的紫砂壺,我個人覺得就算要原汁原味,都有很大機率買到號稱廠內仿冒壺,其實化工壺應該說有添加化學物質影響其顏色的很早期就有,民國綠,這名稱夠亮吧,早期很多大師都愛,花器大神蔣蓉更是用很大,其實,照他們說法,只要按sop 添加,經過1000度以上燒製根本無害,但能不買一些怪色就別買吧,當然朱泥、、、更是另一門更深的學問 杯茶無語 wrote:這位大大我所說要有兩...(恕刪)
您說對了,現在的技術遠超過早期,包含製壺工具,擋胚模具等,都跟著時代進步了,所以壺型的線條精準度,壺蓋密合度都提升很多,其實走過一趟宜興就會發現,賣壺的不一定懂壺,有的直播台還請個漂亮的女生說的亂七八糟,在當地大多製壺師傅只會做壺,泥料都是練泥廠買的,但有些是家藏的,也就是早期長輩留下的,而為何要加氧化鈷、錳?有些是因為要貼繪,有些直接做壺,因為當地人都說按國家規定比例添加,燒到1000度以上都沒事啦,所以市場上有很多人買單,因為從早期就很多大師在使用,如民國綠泥,現在正統的貴到摸不下,而現代壺我不敢碰,因為紫砂壺已經不是公營廠製是大家都能做了,天知道誰按規定誰沒按規定,所以最安全的就是別買些亮藍色的天青泥,鮮綠色的民國綠泥,還有號稱假本山綠的段泥,這些都是要玩一陣子才有辦法知道如何辨識,如果有興趣玩朱泥,也可專攻這泥料,這是紫砂另一種體驗 ming520628 wrote:我比較好奇的是 現代...(恕刪)
額外在補充一點,雖然技術在進步,泥料是越來越新,早期泥料也越來越少,採砂礦的4號井,5號井,那些早就封礦,但不用相信啥紫砂越來越少的鬼話,那些是商家的話術,紫砂泥料陳腐時間越久料越漂亮越潤,這就是有些人喜愛早期廠壺原因,您可以谷哥一下就知道我指的四號井,五號井的紫砂,科技進步,想東想西的就多 ming520628 wrote:我比較好奇的是 現代...(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