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f wrote:就跟地瓜葉一樣,左...(恕刪) 施肥本身沒有問題的,是施怎樣的肥料,怎施農業基本上是進步的,現代的農業更針對性的施肥,這樣才能養活這麼多人放養味道會不一樣,跟好壞其實不是等號的
economic wrote:施肥本身沒有問題的...(恕刪) 現代施肥好像是看地上部移除多少 NPK,施肥就朝這個比例施用,然後計算植物吸收率,配合植物生長週期,才不會造成單一養分過高影響植物生長。然後肥料又分化學跟有機、複合肥料,有機肥料肥效低,但是會補充有機質,我看市面上肥效大概化肥 1/5左右,有機肥施肥又分溝施、穴施、或是良心的挖洞深層施肥,這種方式土壤品質跟土壤內的生態會很好,但是成本高,練身體,要多搬五趟。基本上如果長期使用化肥,沒有補充土壤有機質,有機質不斷被消耗掉,土壤會酸化弱化,土壤硬化難吸水,地下會有肥毒層,根系生長到肥毒層受阻植物長勢就弱了,但是養好土地的成本太高了。野放的話我不知道,要讓植物有完整的養分循環困難度比較高,尤其考量到種植密度,必須有固氮菌共生的植物產生氮,以及菌根菌寄生根系幫忙吸收水份跟養分、尤其是磷。上次帶老外去茶山風景,看完之後的心得,很想做土壤剖面看看裡面到底長什麼樣子。等我中樂透在去包一分地來玩,不然花幾年時間養土,成本丟下去,出來品質一斤只有 600塊的質就糟糕了。
flyingf wrote:現代施肥好像是看地...(恕刪) 所以才說好的茶園管理很重要,成本也很高,且這類都有長期配合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拿到的flyingf wrote:這泡老茶好像是你到目前為止泡出來顏色最淡的。 這一隻是澀的底,置茶量我放少,不然喝不下去啦
這個鐵觀音就是放養的,圖片是採收後約一個月的樣子,雜草已經長了我手上有2011的茶樣,我不會用好喝來形容,我會說那是不同的味道有興趣可以去包一季的採收量(成品大概約10~20斤),就所有的都你出錢,做出來都歸你,或者有人有興趣要一起團也可以
其實每個年代都有好茶,就連最混亂的07年也有不錯的好茶,只不過好茶人人在找,是要花點時間,會要你盡量往前追,主要是為了省掉陳放的時間,否則你買了當年度的新茶,十年過後再喝,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mikemo1023 wrote:2000年附近的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