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2008 wrote:
台灣紅茶真的很令人...(恕刪)
economic wrote:
海拔是氣候條件高海...(恕刪)
我記得朋友說過,他家不太跟農會社交,所以他們也不爭比賽名次,家裡也有種水果,應該不算是全職茶農,以前聽不太懂朋友講茶的故事,前幾篇E大講了一些比賽的規則,我大概有點猜到比賽的過程得跟很多人手心向上吧?
我的話他家的茶都好喝. 好市多買的茶也好喝
telecatw wrote:
我記得朋友說過,他家不太跟農會社交,所以他們也不爭比賽名次
比賽跟社交不太有關吧,現在是參賽還得來求人參加,曾經得過好成績的,大多都不太願意一直參加
telecatw wrote:
比賽的規則,我大概有點猜到比賽的過程得跟很多人手心向上吧
比賽是盲喝的,真的純靠喝,不會有指定的這回事,也沒辦法指定
以前的比賽是每個茶農拿自己家的茶去比
現在大多不是這樣的,很多的沒種植或不會製茶的茶行參賽
他們會去找好的毛茶,回來撿枝後、烘焙過送去參賽
想拿好的成績,準備幾十支茶葉,報名上百支(也就是同樣的茶個別準備22斤用不同的編號參賽),這樣就會有高的機率拿好成績
就算拿冠軍好了,這個茶可能不是得獎的種植、製作的
拿東方美人比賽茶也是一樣的,這些年都是四大師拿冠軍
這幾個名師能拿到好的茶菁來製茶、也都是送很多支去比賽,冠軍都他們拿走
但這四大師起碼製茶是他們自己人做的,烏龍可不一
telecatw wrote:
我的話他家的茶都好喝. 好市多買的茶也好喝
我從不信有哪一家的茶每次都好喝
舉個例子好了,採收前一週颱風掃過,好喝你信嗎?
今年九月下了大雨,大雨後1~2週的雨水茶好喝你信嗎?
好的茶園管理和讓製作功夫良好的製茶師來製茶,會有比較高的機率出好茶,如果遇到颱風掃過,多會管理和製茶都救不了的
真的好的茶也不會淪落到市面上,源頭就都有長期配合的斷掉了
今年冬茶好不代表明年春茶會好,我也常整季都沒買,好的哪有那麼容易出
要真的喝得出來差異再來買好的,喝不出來幹嘛多花錢,光去挑茶一趟路費就得花一點了
好市多那是所謂配方茶,不是說不好,但一定不是所謂的很好

用這張圖解說一下,照片的兩支茶是同一茶園的茶,右邊是10/8採收、左邊是10/9採收
在源頭處,同一茶園不同天採收就是不同的茶,照片的這兩支差異不算大,但採收差一天,味道差很多的我也幾乎每年都會遇過
還有跟茶農買茶是需要有一定數量的,台灣大部分的茶園春+冬的產量大概在一千多斤(春茶產量比較大),以春茶採收可能在600來斤,個體一次買2斤要賣到天荒地老喔,所以連我也是親朋好友一起買,我自家喝沒喝那樣多
試喝的時候一次同樣其他條件的兩支當成實驗組、對照組比較
聞湯匙的味道,喝看看差異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往事橘子 wrote:
來杯~台茶
某年的毛茶,茶的發酵程度比市面上來的重一些,所以茶湯顏色呈蜜黃?
這發酵從你後面看得到的茶菜判斷不算很重,發酵到凍頂程度會有雙紅邊,你這看起來沒有
茶色比較深可能是你泡濃的關係,我只有試喝會喝這麼濃,我平日沒喝這麼濃
水看起來算清,茶面上似乎有曾茶油,應該有比較高的機率不錯

狗子2008 wrote:
那位大大能說便利商店那種罐裝茶相對好喝
我的邏輯是我寧可自己泡
那種可以放很久不變質的茶,怎能不特別處理過
便利商店我買礦泉水來喝的

對了10月16~19在南港展覽館有年度茶展,無聊又有點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想喝到好的那就別期待太多,沒期待就沒失望和傷害)
真的對品嚐茶葉有興趣,有適合的地點可以提供,我可以找茶農或茶商來辦個品嚐活動,真的有一定人數有興趣跟我說,我不是茶商,手上沒多的茶,跟親朋好友買得分掉了,剩下可以喝的,茶農或茶商提供品嚐的才有可以買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