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重放之前那隻黑蘋果,上次忘了說他特別的地方特別的地方在底是圓弧型,跟一般的平盤底不同.且內部底接筒身的部份,有一個槽.這難度很高,也很費工.近代沒人這樣作了,也有可能沒人會了.所以以前流行一陣子的蘋果壺,這把算特殊的一把再貼一把老紅土厚胎南瓜壺,這隻也有點特別這把工看的出來做的很用心,可是一般好的紅土會作薄胎.作厚胎是土質比較不好怕泡茶容易破才作厚,表示他當時應該是小徒弟.上面不讓他用好土,可是這雖然是一把平價壺他一樣很用心的作.角角落落都撿的很仔細.由其他的落款章,很少章蓋的這麼又正又深.看到這章我感覺到他的自信.本來以為他會變成一個名家..可惜沒有
今天放一隻比較醜沒土沒工不知道適合泡那種茶,數量相對比較少的壺攪泥壺當時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看到這種怪怪的攪泥壺,心想是不是用剩下的泥湊合加減再弄一隻出來的壺不過後來就慢慢有看到愈來愈漂亮新的攪泥壺出現了.不過數量還是相對較少但是後來的攪泥壺就只有壺外披有攪泥,內部沒有.這隻較舊工.內外都是攪泥比較不好養的漂亮.過兩天我再放一隻怪怪的壺,到目前為止我還是不知道那是什麼壺應該也是胡亂作出來的壺,不過很好泡茶
本來想放不知道什麼壺的壺,想想不太好那我放一隻也有些年記的僧帽壺,很久之前別人送的..很怪常有人送我茶壺作者馮宋妹,但是查不到這位當時看到這把以為是名家壺,因為這土是一級紫砂看的出工很細,女生作的多了份秀氣.特別的一點把上的翹作的比較高,一般及肩.可能作者手較小,高一點比較好拿.本來以為這位也會變名家,可惜也沒有.有時總納悶到底什麼是名家,何謂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