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好茶






這家我推梨山紅茶及90K大禹嶺 先簡單給分及價格再來原因分析
梨山紅茶 85分 一斤2400
華岡紅茶 85+ 一斤 4200
福壽山紅茶 85+ 一斤6400
梨山精焙 80+ 一斤2400
茶皇 90+ 一斤8800
90K大禹嶺 85+ 一斤3800
88K大禹嶺 80+ 一斤3800
新佳陽 80+ 一斤2800
華岡 80+ 一斤4200
吊橋頭 80 一斤3400
翠峰 80+ 一斤2400
瑞里 70+ 一斤1400
四季春 65 一斤900
紅玉 75 一斤2400
其他未喝的待測....
他家的紅茶都有股濃烈的蜜香味 手邊有新竹東美一朵花跟嘉銘的入門級蜜香紅茶對照 他家的蜜香及甜味都更高 而且去年的比今年的更好喝 我趁著農曆年前的優惠官網一次買十斤 每斤算上來不到2100 這當然還是不便宜 但紅茶價格本就不低 尤其喜歡這種蜜味的就懂 價格你可以自行上網比較 題外話我本以為東方美人都會有蟬涎的蜜味 但不一定 至少我喝到的東美是偏柔美的花果香 沒有一丁點蜜香 雖然一樣也是好喝的
90K大禹嶺很怪 跟他同價的也是有 但90K特別好喝 我不確定是因為年份不同還是包裝問題 它喝起來除了高冷茶的香氣外 有很明顯的生津感 我對茶沒那麼專業但好壞我還是喝得出來 這支只輸茶皇一點而已 可價格差了一倍以上 而且對照組也不是只有天下這家 其他家要到這種程度價格應該都5 6K起價 若非考慮到烏龍茶的保存期限 我真會想買十斤來存...
太極餘韻



翠玉紅茶 85+ 一斤2700
翠玉紅烏龍 80 見圖下
翠玉白 80+
翠玉黃 80+
翠玉烏龍 75
四季春紅茶 85


主打翠玉跟五色茶 老闆堅持友善農耕 無農藥也無肥料 年前也買了十斤一萬的機採紅烏龍非常划算 跟梨山紅茶輪著喝

這家的翠玉紅茶是一大亮點 有點中藥味類似高麗的感覺 甘甜度很高 去年的比今年的更好喝 絕對90+ 可惜買多也沒特價 我會拿來跟梨山紅茶一起泡兩種融合得很完美 一入口蜜香味就衝上來尾韻轉高麗那種蜜甘味瀰漫在嘴裡很讚
梨山紅茶+翠玉紅茶 95分吧 說實在一斤2700也沒多貴 紅茶我是從紅玉跟紅韻喝起 紅玉雖然風評很好 但我沒喝過好喝的 一股牙膏薄荷味幾乎蓋掉了肉桂味 我刷牙後再喝茶都覺得我在喝牙膏水.. 連甘甜味也不明顯 價錢在2.5~4K左右 紅韻我喝過一家比較好的 但價錢沒有便宜的 一斤3 ~4K左右吧

這家紅韻 沁玉都不錯 奇怪的一點是紅韻的主打是柑橘味+木質味 但我沒喝過有柑橘味的 頂多就那麼一點點.. 倒是22號沁玉的柑橘味很重 適合拿來混配
盛棠茗茶

奮起湖烏龍 80 一斤880
石棹烏龍 70+ 一斤1080
奮起湖烏龍真的超推 有香氣 甜味 鮮味 甚至比我手邊一斤2K的高山茶好喝 同樣的茶在別家賣我覺得起碼一斤1300起跳 我一度懷疑老闆是不是裝錯.. 這家的主打應該是金萱 每一種都有奶味 奇怪的是石棹烏龍的奶味比石棹金萱還明顯但少了鮮甜 我會用石棹烏龍跟高冷茶混配 真的超級加分..打算用天下第一家的山皇+石棹烏龍配配看 希望會是95分
這家是今天到貨的就順便評吧 2/16

這家主打越南跟印尼產 馬上開了前世大禹嶺跟紅茶 都70 吧 是有那麼一點點高山茶香氣 但越南茶有一種明顯苦味也不會回甜 紅茶的香氣跟太極餘韻的紅烏龍很像 但不甘甜

這個是我的泡茶工具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不專業泡起來難喝之類的 但這種保溫杯泡茶有很多優點
1 茶葉用量好拿捏
2 水量好抓
3 溫度好控制
4 味道其實跟瓷碗泡出來的差不多
5 味道一致 這是重點 以前用碗泡的時侯 再怎麼好的茶葉頂多就三沖 第四沖基本就茶葉水的味道 就算把前三沖倒入公杯 但因為溫度不好掌控也會走味
6 方便 我每天泡的茶在2000cc UP 咖啡 紅茶 烏龍 抹茶都有泡 用碗實在太麻煩
比方原本用150cc的壺泡十公克的茶葉4沖 共600cc 用保溫杯裝600cc直接一沖搞定 口感大概介於第一泡跟第二泡 每天早上包含洗杯子倒茶葉只需十五分鐘就搞定了 然後帶到公司喝還完全不會冷掉 太熱就加點冷水實在很方便
最後說一下自己買的一些淘寶的茶葉 除了黑茶外 原則上是不能從中國買茶的 但我也是下單之後才知XD


金駿眉或正山小種是中國很有名的紅茶(紅茶鼻祖?) 除了最頂的那種太貴了喝不起 原則上走的都是花果香味 大概就對應我們的東方美人 但以價錢相當的東美來比較的話CP值很低..如果真的想喝喝看的話 我會推老欉小種 那味道很特別 很高級的樹木香 然後岩茶很不錯 有點像我們的鐵觀音 但岩茶更好喝茶味很重 很適合飯後一杯

但因為法律因素我也不推 主要還是CP值不高 對岸的茶核心產區的都要好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