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碼錶的『自動區段』功能,根本就是私人教練!好物!

分享一下最近使用garmin碼錶自我訓練的心得edge 840

1.個人經常使用『和自己過去紀錄挑戰』的功能來對比今天訓練的效果。

2.還有『和儲存路線挑戰』的功能可以設定『虛擬對手』,然後設定『虛擬對手的功率100%或更高』也可以做為自我訓練的指標,虛擬對手在這裡才會出現。其他訓練不會出現虛擬對手。

3.我也經常用自己建立的『間歇課表訓練』自我訓練,FTP95%騎5分鐘+90%再騎5分鐘+休息1分鐘,循環多組,聽說是增強FTP的基本課表。

4.一直聽說garmin碼錶有『自動區段』功能,也就是經過『某星號、某熱門』路段時,會自動跳出個人最佳紀錄或KOM作為參考值讓使用者可以參考訓練,加快或減慢自己的速度,但我一直沒看過我的碼錶自動跳出『自動區段』,最近發現原來『自動區段』必須要在『沒有訓練』的情況下才會跳出,也就是『只有活動』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5.garmin碼錶訓練功能雖然很多,但是使用介面,介紹做的不是很友善,希望能改進一下。不知道各位車友怎樣運用garmin碼錶自我訓練?

6.其他碼錶有沒有這些自我訓練的功能?
2025-03-04 15:20 發佈
要區段就同步到STRAVA去,還可看與區段第一名差多少!
碼錶內訓練是送的.真正有在訓練的不會靠碼錶內建功能!
碼錶只是顯示數據用! 有錯請更正!!
t249752 wrote:
碼錶內訓練是送的.真正有在訓練的不會靠碼錶內建功能!



garmin碼錶內建的『訓練課程』確實雞肋無用,我也是參考別人的訓練『自建訓練課表』自我訓練!
garmin訓練功能的介面有點分散,不太能理解他的設計邏輯
1.garmin的訓練功能有這幾種:課表訓練、與相同活動比較、與相同路線比較、自動區段(隨時比較區段最快速或歷史紀錄)
2.使用訓練功能
A.從主畫面點選『訓練』
B.從『下滑式快捷頁面選擇『尋找訓練』
C.開啟『區段』然後『開始紀錄』然後,就會出現『自動區段』功能

3.『與相同活動比較』:你可以選擇一個『歷史騎乘紀錄』,然後以該紀錄為目標進行今天的騎乘,然後你可以從『落後/超前時間』『落後/超前距離』的欄位知道今天騎得比歷史紀錄快?還是慢?但要注意的是,所選擇的歷史紀錄最好是『沒有暫停的紀錄』因為他是把『整段騎乘紀錄(含暫停時間)』當作參考目標,所以到了『歷史紀錄的暫停點』他也會暫停,所以你繼續騎就會超過舊紀錄,但是,就算你今天『暫停下來』也不會,你今天的暫停時間仍然不會記入成績所以你一樣會超越歷史紀錄,所以最好選擇『沒有暫停』的歷史紀錄,才會有訓練效果。此訓練過程中不會在地圖上出現虛擬對手,所以是參考『落後/超前時間』『落後/超前距離』來瞭解目前的進度

4.『與相同路線比較』:你可以選擇一條『已儲存路線』然後設定『95%FTP、110%FTP或其他%FTP』當作訓練目標。選擇路線後,要去地圖頁面選擇『設定虛擬對手』,設定好虛擬對手的FTP能力後,地圖上就會出現『灰色箭頭』表示虛擬對手,然後等到你其道路線起點時,虛擬對手就會自動啟動,這時候參考地圖就可以知道自己與虛擬對手的距離,從『落後/超前時間』『落後/超前距離』的欄位也可以知道目前差距。這個訓練的方式是以『特定路線+特定FTP的虛擬對手』作為訓練對象,與歷史紀錄無關。如果想要增強訓練的話,可以設定120%FTP的虛擬對手,會很有挑戰性

5.開啟『區段』然後『開始紀錄』然後,就會出現『自動區段』功能。個人認為這是適合『長距離訓練』的方式,你可以在騎乘過程中發現很多『熱門區段』然後自己決定要不要跟,如果要跟就直接用力騎,不需要其他設定,蠻有趣的。這個炫練有特定頁面,會出現自己與『KOM、自己的最快紀錄、strava好友的最快紀錄』互相比對,好容易知道自己現在有沒有認真騎車,也可以順便探路,蠻好用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