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中意的錶是 Xplva 的 E7
然後就在手快要滑下去的那個 moment 不小心看到了 Garmin Edge 520

認真的考慮了幾天,我就不小心滑到520身上去了

為什麼後來會買520呢?其實主要是因為...520可以自訂要顯示的資訊

這樣可以充份利用到畫面空間,也能隨情況切換顯示的項目...
這個功能加上520機身的大小恰恰打中了我的點,所以差點有緣的Xplova E7就再會啦~

被客戶捅刀一整天拖著很累的身體


一開門老爸就問「你又買了什麼東西?」
原本以為是KCNC的打氣嘴又或者是訂了很久的延伸座
結果迎接我的是預計要等很久才會到的 Edge 520...

接下來就是...開箱!

.......................................................................................................................
原本只買了Edge 520,但是店家另外送了Xplova的軟式心跳帶

心跳帶

Edge 520


配件大集合...
配件有
1.踏頻器
2.離心式速度感應器
3.碼錶延伸座...(凹嗚...我預先買的SRAM延伸座白買了...

4.2個四角固定型的碼錶固定座(為什麼是兩個!? 我也不知道

5.USB充電線 + 一堆的橡膠固定圈

左邊是踏頻器,離心式速度感應器
兩個都不需要用到磁鐵


Edge 520 剛開始要設定很多東西..





Edge 520背後的 USB 充電孔,有一個黑色的橡膠蓋子...應該能防水吧我猜


裝在花鼓上的速度感應器
一開始不太好裝上去,不過抓到拖力角度之後倒是很快就裝好

照片拍到這裡我就開始玩起碼錶了
所以就忘了要拍跟碼錶座合體還有踏頻器的部份了

後續的圖等週末出去時再來補..
補上踏頻器合體
照建議是要裝在左邊

裝在碼表座上

正前方,體積不會很龐大


騎出去繞了幾圈,資訊在判讀上還滿清楚的(可能因為我一頁只放四個資訊在上面)
衛星定位的速度很快,開完機沒幾秒就定位完成,跟手機的藍芽也很快就連接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移動距離跟里程表兩個數字並沒有出現我移動了多遠

數字一直都是兩條橫槓顯示,不知道是不是跟我在設定時選擇讓感應器自動偵測輪徑有關
碼錶本身的按鍵回彈手感不錯,但是錶身黑黑那一圈可能是防水用的,有些硬,按久了手不是很舒服
因為沒有觸控功能,所以如果騎在路上要切功能可能還是有觸控會比較方便
不過好像有出無線遙控器的樣子,又開始有點心動了..

背光的部份
我在想是不是要設定成恆亮
因為因為晚上要看訊息還要手去按一下,有點麻煩
如果能做成自動感應式的背光應該會很棒

手機上的Garmin Connect Mobile 原本我以為可以直接編輯跟設定碼錶上的東西
結果並不行...

不過來電跟訊息可以直接在碼錶上顯示提示,這樣手機就不用再另外裝個手機架佔空間
導航的部分可以在電腦上編輯完之後透過USB跟軟體下載到 Edge 520 上,這部份還滿不錯用
註冊完 STRAVA之後顯示...

這樣是只能用90天? 還是有免費的一般版?

這有人知道嗎?
以上很簡單的開箱
週末再來補上車子跟錶的圖
還有Roxim X4車燈也來開箱一下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