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的螢幕問題一定是優先考量,如果大太陽下都看不清楚就義點導航意義都沒有了,變得跟用耳朵導航一樣,機車騎車又不適合戴耳機,所以螢幕辨識度一定是最重要的。
第二個是與手機之間的連結,如果沒有手機輕易操作的介面的話,這樣手機跟他之間的連線就意義不大了,所以介面的直覺性與控制性要取得平衡,不能設計得很複雜但又過於精簡到無法達到使用者所想要的功能,免持通話跟訊息通知都是常用到的功能,如果可以相互整合,那一定會是消費者愛用的產品。
另外他也含有警示功能,這項功能建立於台灣道路的圖資,如果不能常常更新圖資就會失去靈敏度及即時性,喪失導航的主要功能,這也是我想體驗的
騎車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如果完美的做到導航的功能就不會有手機放在手機架上導航而意外掉落的情況,也大大增加了生命及財產的損失,這是我想要體驗最主要的理由!
而他的防水性也是必須考量的面向,尤其是大雨中能否做到不起霧不進水的能力,這都是需要我們好好激烈測試看看的,畢竟使用者才是他們最應該傾聽的意見呢。
★請敘述一下你平常騎車的路線和會遇到的環境。
因為現在還在淡水讀書,假日都會騎車回家,所以都是淡水到龍潭之間的距離,單趟就超過六十公里,途中過了板橋堤外道路之後就是不斷的高低起伏,雖然不是像跑山那樣操駕激烈的地形,但也是一條漫漫長路,途中也是不少砂石車跟重車會經過,大大增加了危險性,周末回到家後也不喜歡待在家哩,常騎著車遊山玩水,背著攝影機到外縣市好的取景點去拍出些好作品,單個月下來也都可以騎到1000公里左右,所以有好的導航更是錦上添花。
★過往騎機車旅行的經驗。
之前曾經試過想要從淡水騎到台中,因為之前google map還沒更新,所以就算勾選了不上高速公路,他的導航可能還是會帶你上快速道路,這樣真的很不安全,畢竟人生地不熟,到了看到僅限汽車的路牌之後還要突然切出去,甚至已經來不及了,這樣的狀況真的經歷過一次之後再也不會想嘗試第二次,所以精確的路線選項是安全的護身符跟圖資的完整性也是環環相扣,只要能夠修正你一次的行車路徑,可能就再也離不開他囉!
★上傳你的愛車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