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測試是把兩隻紀錄記裝在同一台機車上,同個時間,除了時間外同樣的設定值來測試錄影的成像
建議使用1080P檢視
M550 影片
M500 影片
影像的比較結果就留給各位去比較了~
但原本按鍵不好按的缺點有修改,M550比較有回饋感~
-----------------------------------------------------------------------------------------------
原文~
其實在機車上想裝設行車紀錄器的想法很久了,但是礙於裝設、畫質、失竊等問題一直觀望著
市面上的行車紀錄器牌子百百種,直到今年8月時還在思考是否要裝設SGH Alpha的行車紀錄器..
就在上禮拜看到i試用大所發表之 Mio M500鐵金剛首發分享
那打折後的價錢以及還不錯的畫質,就在當晚在燦坤快3手滑刷了一台..不過現在已經調回3990...
下列的介紹會著重在規格、內容物、組裝後圖示、組裝心得、實地試用影片及試用心得
1.MIO M500規格表
| 記憶體插槽 | MicroSD卡相容擴充槽 (建議使用Class 6含以上Micro SD卡),最大支援32G |
| 輸入/輸出電源 | 5V/1A (micro-USB) |
| 電池容量 | 750 mAh (約100分鐘) |
| 麥克風 | 有 |
| 尺寸 | 91.4(長)×30(高)×30(寬) mm |
| 重量 | 77g |
| 影像元件 | 1/2.7\"感光元件,F1.8光圈CMOS鏡頭、200萬畫素;鏡頭角度130度 |
| 防水等級 | 整機防水 |
| 影音格式 | 錄影格式:mov(H.264);影像解析度:1080P(1920 x 1080);錄影速度:30fps |
| 拍照功能 | 無 |
由規格表中看得出來,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規格,連防水等級也僅寫整機防水,停產的小金剛都還是IPX8等級,連拍照功能都給你
不過由於我的需求是上下班通勤用,且在此價位下,就也不是太大的缺點了
2.內容物
由於並沒有拍攝開箱的照片,所以就簡單的帶過內部的配件
(1).主體
(2).魔鬼氈貼片*2
(3).皮革環繞減震固定座
(4).USB傳輸線
(5).說明書
3.組裝後圖示





這部分來說,個人覺得MIO機子做的質感算是滿不錯的,連扣住的魔鬼氈也計算得好好的,不會有多餘用不到的魔鬼沾露出
另後端需旋開之蓋子亦有做防滑之處理,開蓋後的機身也算簡潔有質感。
4.組裝心得




在此想先說句組裝心得-配件上看得到用心!
其實這組M500到手上已經3.4天了,因為還在猶豫在此價位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如固定方式、防水邊充邊錄等因素,不過好險沒讓我失望
這組皮革環繞減震固定座在內部先使用鬆緊帶的方式固定,外部再以魔鬼氈固定,其中鬆緊帶的背後還有貼心的防滑顆粒!!讓人安心不少。
另外一個特別要提的是,該固定座的底座,是一個高低不平的凹槽,此設計上讓裝設更方便的理由如下:
(1).凹槽部分能夠貼合圓柱的機身增加穩固性。
(2).左右高低不平的配置,可讓你裝設時有更高的自由度,因為一般的速克達不會有這麼大面積的水平平面讓你固定
這時候就能搭配此高低差來取得機身的水平錄影。
最後一個要提的是,MIT! 其實並不期待是MIT,所以看到這部分的時候就想跟各位分享一下
6.實地試用影片
建議使用Full HD格式觀看
7.試用心得
有質感的機身、少但卻用心的配件以及不俗的畫質,這是我對這台M500的感想
其實在選這台M500前,有考慮過NECKER、獵豹、SGH等產品,連SJ4000都考慮過
但因實際使用者無法接受體積過大的行車紀錄器,只好尋尋覓覓...
最後導致手滑的因素卻是價位以及廠牌!
因為僅是上下班通勤用所以預算不高,另穩定性是行車紀錄器最重要的,
因此偏向大廠牌,再加上自己車上使用MIO的經驗還不錯,就持續支持這牌子了。
不過若此款產品的售價為3990,我可能會更掙扎也可能就不會買這款產品了
因為預算到了4千,其實有了更多的選擇了..但在3千不到的價位,會是我的首選
另外由於看到其他篇M500的開箱文,其實有人跟我一樣想知道是否能邊充邊錄
就自己以插座充電的實驗結果是可以的,所以其實這台行車紀錄器是能在晴天邊充邊錄
但是雨天就不行了,因為畢竟是要蓋上蓋子才能達到防水
最後,快選台適合你的行車紀錄器吧,畢竟有錄有保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