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速神、停車豁達:Mio MiVue™ 890D(890+S60)行車紀錄器》
緣起:
大叔我在2014.1.17發表了一個行車紀錄器文章,那時候有Full-HD就很讚了,接著在2019-09-09發表了一個前後鏡頭行車紀錄器文章,那時候流行的元素像ADAS輔助(現在新車都有了);2年後市場又有需要更進步的夜視功能及2K/4K的品質了。所以因緣際會,有了這次的Mio MiVue™ 890D的試用。
前言:
自動駕駛輔助已經上市好幾年,但一旦"人"坐上了駕駛座,開車的駕駛人就要負行車的最大責任,而不是AI程式或汽車廠商。曾幾何時,行車紀錄器已經成為車子的重要售後配備,說真的,沒有行車紀錄器的車子,大叔我還真的不敢開,誰知道路上會不會遇到碰瓷隊或是球棒隊;試問:沒有行車紀錄器的車子,你還敢開上路嗎!?萬一發生糾紛時,在台灣還可用來當證據來佐證。所以,一台品質好的行車紀錄器,真的可以幫到駕駛人,也真的安心些。需求:
當今買行車紀錄器,一定要前、後鏡頭,因為:大叔我曾經在高速公路被後車追撞(走走停停,對方恍神),對方給了名片,但後來都連絡不上。後來回想,若有後鏡頭,真的會很有保障,事後報案也比較妥當。再來,GPS軌跡是必備的,若被開超速罰單,"速度"也比較有依據;有了GPS,台灣的各式超速照相點,也可以利用POI的邏輯,來提醒駕駛人的注意。當然,車子沒開時,也可以有"哨兵模式",讓行車紀錄器也有停車監控的功能。當然,行車紀錄器一定要照的清楚,尤其是夜間或昏暗的清晨、傍晚、陰天、雨天,進出隧道,起霧的山路;天哪,我們是買運動攝影機嗎!?沒錯,好的汽車行車紀錄器,當然也會是開車的錄影機,不是嗎!?▼今天的主角:Mio MiVue™ 890D(890+S60) 行車紀錄器

Mio MiVue™ 890D在10月上市,目前已經有很多的媒體測試的文章,規格、安裝都有充分說明,大叔我就先不再一一綴述;既然參加了活動,拿到產品,錄了幾天的影像,就來看看吧:
▼890安裝在大叔車的前檔。

▼S60安裝在大叔車的後檔。

大叔一天就有約30G,10天也累積了300G影像。用Mio MiVue™Manager來分析,分常有效率喔。
▼用Mio MiVue™Manager分析影像檔,可以監看前、後鏡頭的影像品質。

▼用Mio MiVue™Manager分析影像,與GoogleMap同步觀看分析。

上路測試:
所有的影像檔(長度60秒,1440P)都是原廠出廠設定,大家就慢慢欣賞了。大叔認為,讓產品自己說話,大家去感受她的錄影品質,不須過多描述。✅夜間的影像紀錄:
▼晚上的板橋中山路。路邊的招牌,行人、腳踏車、機車、汽車、公車,都很清楚。
▼晚上的板橋中正路。路邊並排違停的車輛,拍的不錯喔。
▼晚上的漢生東路。畫面左邊比較暗,畫面右邊有商家比較亮。
✅陰天的影像紀錄:
▼周六9點,陰天的中正路,前鏡頭。
▼周六9點,陰天的中正路,後鏡頭。
✅大雨的影像紀錄:
▼下大雨的巷子等紅燈,影像還不賴喔,經過環狀線的上方降落的大水,聽得很清楚。
▼開在大雨中的106市道(海邊往林口方向)。
▼大雨中,台61線超車Tiida和貨車,車牌超清楚。
✅不對襯光源的影像紀錄:
▼傍晚華東街的逆光,黃昏時間害大叔打哈欠。
▼下午兩點文化路上的頂光,眼睛都快看不到了。
▼縣民大道上左邊陽光,右邊大樓陰影。
▼出了洗車場,陽光瞬間被大樓擋住了。
✅進出隧道的影像紀錄:
▼信義區進入象山隧道。
▼駛出象山隧道,隧道右方的車牌錄得很清楚。
▼駛入國三甲隧道前,有警車喔。
▼駛出國三甲隧道後,有測速照相喔。
▼大雨中駛入觀音隧道。
▼大雨中駛出觀音隧道。
✅陽光普照的影像紀錄:
▼週五的縣民大道,陽光正在車頂上。
▼經過板橋火車站,有一種想搭車去墾丁的FU。
▼環狀線底下,陰影遮住了陽光。
✅逆光下的影像紀錄:
▼輕微的逆光,還看得很清楚。
▼嚴重的逆光,眼睛也看不是很清楚。
▼左邊的逆光,還看得很清楚。
✅暗與不暗之間的影像紀錄:
▼冬天的早晨,還是有點陰天的感覺。
▼冬天的傍晚,太陽很快就下山,可以開大燈保安全。
▼傳統冬天的中午,也是陰陰的感覺。
✅高架橋下的影像紀錄:
▼高架橋下的陰影,引擎蓋的反光,一點都不違和。
▼左邊有陰影,車子的牌照依然清晰。
▼逆光中行駛,還是要小心。
安全預警六合一

Mio MiVue™ 890D強調測速預警的功能,包含:測速雙預警(一般與專利動態預警) / 動態區間測速預警 / 科技執法預警 / 移動測速定點預警 / 高架固定測速預警 / 可轉向固定測速預警,就分別來看看他的厲害吧。
✅測速雙預警(一般與專利動態預警)

萬板大橋往板橋方向,橋末端有一處一般固定測速,限速40公里。
▼影片中47秒處開始預警,60秒出現第一台相機。
華江橋往板橋方向,有兩處一般固定測速,限速50公里。
▼影片中31、58秒處開始預警,49秒出現第一台相機。
▼影片中21秒處開始預警,51秒出現第一台相機。
▼影片中26秒處開始預警,51秒出現一台相機,限速40KM/h。
▼國一北上下五股交流道,影片52秒開始預警。交流道出口處雙白線,開車要規矩喔。
✅動態區間測速預警

▼自強隧道南向區間測速,影片中19秒處開始預警。
▼自強隧道南向區間測速,影片中30秒處預警結束。
▼自強隧道北向區間測速,影片中24秒處開始預警。
▼自強隧道北向區間測速,影片中36秒處結束預警。
台64線中和往新店方向的區間測速預警。
▼影片中20秒處開始預警,46秒區間測速起點,49秒有高架70公里測速相機,動態預警。
✅科技執法預警

市民高架道路網三重方向,在火車站出口處,路口預警。
▼影片中46秒處開始預警,50秒 出現一排攝影機。
▼影片中2秒處開始預警,高速公路林口交流道南下入口。
✅移動測速定點預警

▼影片中33秒處開始預警,70公里的移動式測速照相。
漢生東路與縣民大道交叉口,耶誕城期間是交通警察的熱區。
▼影片中53秒處開始預警
✅高架固定測速預警

台64線往中和方向,板橋交流道,限速60公里。
▼影片中35秒處開始預警,52秒看見相機。
國道一號,林口下坡往泰山方向,限速100公里(北向37K處)。
▼影片中26秒處開始預警,52秒看見相機。
▼影片中26秒處開始預警,33秒看見右方往新莊方向(國道高速公路局)。
✅可轉向固定測速預警

民族西路轉環河北路二段往西門町方向,可轉向固定測速60公里預警。
▼影片中26秒處開始預警,42秒處左邊相機。
天哪,路上開車一不小心,到處都是違規陷阱。
大叔的提醒:
除此之外,在一般人平常開車上路的過程中,常常有些狀況,有行車紀錄器的錄影,也讓駕駛和乘客多一些保障,尤其是面對一些驚險的情況。大叔我當然也做了些紀錄整理,提醒供大家參考。後方有貨櫃車:
文章一開始,大叔有強調後方也需安裝行車紀錄器的重要。底下就是後方貨櫃車、油罐車在你後方煞停的 真實紀實。這時候,也可以先行按下行車紀錄器的快照按鈕,紀錄可能發生危險一瞬間。- 前方鏡頭

- 後方鏡頭

▼底下影片50秒處,一輛貨櫃車從右後面擦撞小客車的真實記錄。
進出車行地下道:
影片40秒進入復北地下道。遇到紅燈,在地下道等待。
影片10秒駛出復北地下道。
地下停車場:
為什麼要拍地下室!?因為大叔我曾經在地下室發生過兩次擦撞。有影像紀錄,當然是好。困在死巷弄得倒車:
路不熟,開進死巷是難免的,倒車萬一遇到事故,有紀錄比較方便出險。▼前鏡頭:
- 開進死巷
- 開始倒車
- 慢慢倒車
- 倒車出活巷
- 開進死巷
- 開始倒車
- 慢慢倒車
- 開出活巷
狹小巷弄的會車:
遇到窄巷,兩邊都是違停,還要會車,有點辛苦。- 前鏡頭
- 後鏡頭
超車& 被超車:
一般人超車時的相對速度不高,前、後都會照的很清楚。台61線南下往八里垃圾焚化廠前,超車時的前鏡頭:
台61線南下往八里垃圾焚化廠前,超車時的後鏡頭:
有時候遇到比你快的車,還是往外線讓一讓吧,相信我:世界會更美好的。
台64江翠往新莊,影片中第6秒被超車前鏡頭。
台64江翠往新莊,影片中第5秒被超車後鏡頭。
推薦旅遊景點路線:

大叔住板橋,平常台64線、65線、市民大道、國道一號、國道二號是常常經過的路線,有空也會往八里附近走走。通常我會從板橋中正路轉環河路上台64,再由成子寮交流道下台64,這段路沒有測速,接著由龍米路(固定測速很多隻耶,還有雙向測速)經過關渡大橋,往八里左岸,那裏假日人潮多,也可往十三行博物館走走,一個上午、下午,甚至一整天都可以玩不完。回程就走台61線(南下到觀音前沒有測速),沿途有很多濕地、漁港,可以看風景、採買魚貨;最後我從民生路往國道二號上交流道,走五楊高架(只有一隻高架路段測速)往北走,新莊泰山出口(路口科技執法違規錄影舉證),再接台65線(有一支高架路段測速),下板橋一出口回到中正路。
▼十三行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很現代的建築物。

▼台61線濱海路段,令人心曠神怡。

▼台61線濱海路段有很多交流道出口,沿路的風景不錯。

▼下台61線濱海高架段,會有竹圍漁港,可以採買海鮮。

Mio MiVue™ 890D(890+S60)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結合安全預警六合一功能,這次的88公里路段有8次測速照相提醒。
▼影片15秒處提醒測速照相,限速50公里。
▼影片39秒處提醒測速照相,限速50公里。
▼影片11秒處提醒測速照相,限速50公里。
▼影片40秒處提醒測速照相,限速50公里。
▼影片10秒處提醒可轉向測速照相,限速50公里。
▼影片2秒處提醒高架路段限速100公里測速照相。
▼影片54秒處提醒路口科技執法。
▼影片52秒處提醒高架路段限速80公里測速照相。
事故錄影:
大叔我用按下緊急錄影建的方式,來模擬事故錄影:▼前鏡頭:
▼後鏡頭:
▼前鏡頭:
▼後鏡頭:
***停車監控(使用第三代電力線):

這電力線大叔我沒裝過,於是請車麗屋板橋店的林組長幫忙。基本上要接上保險司盒,作一些設定,會消耗電瓶的電力,要非常注意喔。
▼使用電力線作為停車監控,要確保冷車時的汽車電瓶有足夠的電壓(12.6V)。

▼電力線的最低電壓設定,建議12.4V或12.2V,不建議設成12.0V,會有顧路風險。

▼白天洗車場,前鏡頭偵測到變化,錄影20秒。
▼白天洗車場,後鏡頭偵測到變化,錄影20秒。
▼地下室停車場,前鏡頭偵測到變化,錄影20秒。
▼地下室停車場,後鏡頭沒啥變化,錄影20秒。
▼夜間路邊停車監控,前鏡頭沒有偵測到大變化,錄影20秒。
▼夜間路邊停車監控,後鏡頭偵測到變化,錄影20秒。
心得:



試用了好幾天的Mio MiVue™ 890D(890+S60),大叔認為:890D(890+S60)作為前後2K影像行車紀錄器旗艦機種,當之無愧。但仍然可以有些值得更好的期待。例如:紅外線夜視功能,畢竟對於夜間監控是必須的;再來就是測速預警的精進功能,例如沒又GPS信號(出隧道)後的固定測速停醒;還有前、後鏡頭同時開啟的HDR,等等。大叔的要求還真多呀,但品牌的旗艦就是:追求功能的極致,因為競爭者也不會停下腳步,但似乎價錢也必須同時考諒吧。

同步分享於 ">FB
其實這次活動還有這麼多好料的,真的要寫還可以有很多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