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盒上寫出來此次Mio 838主打的功能:
Sony的Starvis感光元件已經在Mio高規的機種上,使用多年了,市場上也有一定的口碑。
60FPS從Mio 7高階機種開始陸續搭載,大幅提高了影片殘影的效果。
動態區間就不用說明了,最近新聞鬧得很大,未來只會越來越多地方採用。
Wifi也是從Mio 7高階機種開始陸續搭載,但OTA功能是要八系列才有,雖然韌體不需常更新,影片也不用常常備份,但是Mio測速照相更新幾乎1-2個月就更新一次,常常抽取記憶卡真的挺麻煩,而且micro SD記憶卡體積這麼小,很怕掉到電梯縫隙裡面,那就真的慘了,Wifi OTA對我來說,真的很方便!

盒子內只有四樣東西:主機、電源線、黏貼式支架、使用手冊
本來想繼續用7系列支架,有些行車紀錄器販賣網站是寫可以互相支援,但Mio 838 無法使用我之前731黏貼式支架,Mio 838上面卡榫是內凹的,會卡到支架。

雖然鏡頭上光圈寫1:1.8,實際上為1:1.6。
- App主畫面

- App更新提示

- App顯示更新版本

- 韌體下載

- App顯示完整更新內容

- 韌體上傳主機

註:使用Wifi OTA來更新,要使用Wifi OTA的時候,錄影也會暫停,這設定也可以防止有人邊開車邊更新,造成危險,當然你硬要開也行。
接下來來看影片,此次測試的車前檔隔熱紙為3M M70,錄影設定一律放在1920 x 1080/60FPS,如果要使用HDR模式,只有30FPS可以選,這點較為可惜。
白天台64線
夜間台64線

在塞車低速前進時,車牌相當清楚
白天新莊思源路
夜間台北基隆路

夜間再有速度差的時候,車牌還是都拍得起來,雖然有時候有油畫感,不過車牌能拍清楚就好
進出汀洲路三段地下道

進出影像處理速度不錯,車牌馬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 區間測速-正常

- 區間測速-不正常

Mio的區間測速會顯示剩餘時間、距離、與平均速度,因為平常開車一定會開在速限高一點點,所以常常會在剩餘秒數跑完之前開完,秒數計算沒辦法改成限速+10是較為可惜的地方。而且我發現Mio 838過區間測速計算好像跟7系列不同,我常常會停到台64新店端前面的紅綠燈,有時候會發現他會已經開始計算,為了測試,我嘗試了幾次在匝道口就開始定速GPS 72km/h,有時候平均速度會很低,因為他已經在我等紅綠燈的時候就開始計算了,這是7系列上沒發現過的現象。
這次Mio 838,把之前看起來很樸素的造型,改為更有質感,且能更貼合前檔的設計,算是符合潮流,而且按鈕也從原本的右邊改為下方,這在操作上的確比較方便,右邊完全在駕駛座就是盲按,而且搭載了Wifi OTA,大幅提升了Mio常更新測速照相的優點。
FB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797073383/posts/3726468150723051/?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