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爹 wrote:798沒有比較好,只是掉進另一個坑,若可以退我也想把798退掉
...(恕刪)
不過,望眼台灣,行車紀錄器的市場,除了GARMIN、MIO還有退場的HOLUX,其他大部分的機器都是對岸的貼牌機
對岸的製造技術這幾年真的進步不少,尤其是台廠的聯詠晶片,搭配上SONY感光元件最佳化,實在有很不錯的表現,只是品質控制的部分,還是差台廠一段距離
我其實還是比較希望台灣的MIO、GARMIN能夠長進一點,盡快把不足的給補上
梨子爹 wrote:
是有看過有798不錯的影片,不是MIO自己的,是使用者分享的
但也有798換五次的...XD
我也怕進入這個循環
所以其實打算退費後換買C572
家裡人用的C570還不錯
三千多元的機子打翻828D的萬元機
我覺得我另台 MIO C350 就絕對打槍 828D、
也可以踹上 791D 幾腳,
(這幾台機器我都當下持有中.........)
梨子爹 wrote:
覺得你先照MIO的遊戲規則走
先把影片傳給他們,然後走來回件
我的828昨天剛被宅配通收走,
客服沒有要走來回件,我也懶(反正同車上頭還有 791D),
只是客服小姐有問我後鏡頭要不要一起送檢測,
我也是懶就算了,
有後鏡頭(A50)也有問題的消息嗎?
---
則規區論討守遵意同並過讀閱已我, 則規區論討視檢裡這按, 能功言引解瞭裡這按
---
~~~
jjspeaking wrote:
有後鏡頭(A50)也有問題的消息嗎?
A50的部分,目前使用上是還好
不過說真的,後鏡頭的利潤看起來真的高
從價位跟功能來說
要不是車後面沒有12V
不然買單機比如C570或C572的效果可能還比A50好,又相對便宜。
不過依目前A50是只搭828的情況來看
韌體要更新支援828以外的機型是遲早的事
畢竟828被罵得要死
退貨的人如果一多,A50的滯銷跟庫存勢必拉高
這時候不把A50的韌體寫一寫,讓他支援的前鏡頭機型多一點
到時候...庫存就是成本
不過A50跟A40價格基本上是一樣的情況之下
A50如果支援其他機型
A40跟A30肯定變另一種庫存
所以MIO這部分應該也有點頭痛
但我還是認為A50應該盡快開放韌體更新去支援其他機型
A40跟A30就用價差來區分市場定位
不然庫存畢竟是庫存
沒有換成現金都是負債
828現在都這樣了,也都在持續消磨消費者對於MIO產品的信心
不趕快處理後續MIO的財報可能不會太好看...XD
-------
建議MIO,名聲第一、財報第二
快把828之類的全數招回吧...
-------
為了免除一些不必要的支出
所以目前已經下定C572,預計今天或明天到貨
後鏡頭的部分就留給A50有支援C572的時候再去買來裝吧!
jjspeaking wrote:
我覺得我另台 MIO(恕刪)
A50白天實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9eiUZYRbE
不知道為啥828D的影片傳上去YT都會再被壓縮一次
畫質變很差
難怪官方不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