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上山下海的Mio,終能看透日月星辰!
Mio MiVue™ 838試用
前言
我的行車記錄器進化史
MiVue Manager
838與848及7系列比較
MiVuePro如何OTA
838開箱
838 PK 751
區間測速照相最強提醒
總結與後記
多年來,Mio陪著我上山下海,陪著我看遍路上的風景!

這一次,感謝Mobile01與Mio,讓我有機會試用最新最強的MiVue 8系列行車記錄器

這篇試用文,希望能分享以下的訊息
- Mio MiVue 838與848的差異(也附上7系列8系列的功能差異比較表)
- Mio MiVue 838各種情境畫質實測(與無星光夜視功能的751畫質比較)
- MiVuePro APP如何與838 WIFI連結,如何OTA更新
- MiVue Manager使用分享
- Mio MiVue 838 區間測速照相提醒如何幫我們守住荷包
- 行車記錄器安裝走線分享(Tesla Model 3安裝實例,但也適用於A柱有安全氣簾的車種)
為了這次的測試,我們開著Model 3,帶著Mio 838,披星戴月,環島取材!
迎接林口台地的朝陽(超厲害的HDR,大逆光下路牌文化三路依然清晰可見)

穿越蘇花公路的暗夜

揮別關渡大橋的夕照

迷失台北都會的霓虹

其中包括了各種情境畫質實測 (日間、夜間、進出隧道、雨天、逆光)
我們也在許多路段請出了沒有星光夜視的Mio 751做為對照組。
(P.S所有影片皆無後製,原檔案直接上傳,以MiVue Manager截圖比對)
讓大家體會擁有Sony Starvis的838到底如何能在日月星辰中看清一切!
另外也實際體驗8系列的新功能:動態區間測速提醒實測
以及WIFI連結手機還有MiVuePro APP的運用實測!
有請各位看官慢慢欣賞。
行車記錄器應當算是近代的偉大發明之一!
因為打從遠古的馬車時代,交通事故的發生就不曾間斷!而車禍輕則皮肉傷,重則當場斷魂,為了能留下車禍當時的證據影像,因此有了行車記錄器的誕生!
行車記錄器的發展也從一開始的單純錄影,到加入GPS定位,測速照相提醒,甚至還有車道偏移警示,電子後視鏡等功能!
而我也躬逢其盛,見證了行車記錄器近年來的發展!打從十幾年前我就開始使用行車記錄器了,早期行車記錄器是韓系品牌的天下!
我的第一台行車記錄器是天行者X7,當年的影像只有480P,但也足夠見證了五楊高架興建之初的樣貌!
影片中急促的嗶嗶聲是G sensor感應到我閃避三角錐的側向G力而強制儲存的聲響

是的,10幾年前的行車記錄器就有這個功能!而X7的夜間錄影在當時已經算不錯的水準!拿來比對現今擁有星光夜視的行車記錄影像,可以深深感受到夜間錄影的畫質大幅進化!

上圖是2011年的X7行車記錄器影像截圖,可以發現右方的大型交流道標示字體模糊不清!

10年後同一路段依然在施工

韓國天行者X7之後,我回到台灣品牌的懷抱,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是用主打WDR功能的FLEXMEDiA V747W。
畫質已經進化到1080P,但仍只有30fps,少了GPS的功能,時間無法自動校準有些困擾!
而隨著我看了三年多的車,最後終於入手Tesla Model 3

我也一併更新了我的行車記錄器,開始投入Mio的懷抱!購入了Mio MiVue™ 751!
熟知Tesla的朋友應該知道,Tesla的車種從2019年底就透過OTA可以錄下4個鏡頭的行車記錄器功能(前後左右鏡頭各一)!但因為資料訊息龐大,只能以較低的解析度儲存(貌似720P),而且是沒有聲音僅有影像的檔案!
另一方面,一切從簡的Model 3竟然沒有儀表板!也因此擁有GPS車速顯示功能的MiVue行車記錄器就兼當我的抬頭顯示器!讓我不用低頭就可以知道現在的車速。

(八點八分零八秒....霧散了,人來了,林口發了? 疑? 可是霧還沒散啊?

而因為使用上很順手,功能也穩定,在電腦上的檢視軟體MiVue Manager也方便好用,我竟然趁著Costco特價再買了一台Mio MiVue™ 795!除了當備機,我也在2020年初前往美國自駕旅行時帶著他。畢竟開車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留個證據可以方便釐清責任。
提到檢視軟體,因為行車記錄器通常還有G值、GPS以及車速等資訊,有個方便好用的檢視軟體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軟硬皆施的時代,只打硬體規格戰是不夠的,好用的軟體也是決勝的關鍵,而MiVue Manager就是最好用的行車記錄器檢視軟體!沒有之一!
MiVue Manager能按照日期及時間先後順序連續播放檔案檢視,也能擷取並備份重要的檔案,也有快照功能,並能在下方連結google map顯示車輛位置(瞧,我正在關渡大橋上)!甚至還能直接上傳youtube等社群媒體!
值得一提的是以MiVue Manager備份重要的檔案時,會一併備份KML行車資訊檔案,裡頭包括了GPS資料及三軸G值等!可以作為旅遊行程的足跡紀念,碰撞事故的佐證,甚至是賽車的G值記錄等!(但只建議在封閉道路使用喔


這麼好用的MiVue Manager,讓我們來看一下官方的操作指南吧!
就因為Mio行車記錄器的軟硬體都是業界最強,我帶著它從東半球錄到西半球,從台灣錄到美國,讓我們看看這一台也主打夜視功能,但還不是Sony Starvis星光夜視感光元件的Mio MiVue™ 795夜間大雨中的表現如何?
而在前往滑雪勝地的路上,Mio也陪著我們一路飽覽銀白世界的美景!讓我們也來看看Mio MiVue™ 795在雪地中高反差的環境的表現。
從Mio MiVue™ 751到Mio MiVue™ 795再到有幸入選這次的Mio MiVue™ 838試用!我與Mio的行車記錄器就這樣結下了不解之緣!
參與之初,曾對到底該選MiVue 838還是848來試用感到猶豫,從型號來看兩台機子都是目前Mio頂級的8系列,也都擁有Sony Starvis星光夜視感光元件,主要的差別除了外型,還有支架的固定方式!838採用通用於Mio旗下的6/7/C系列支架,也就是有個萬向球頭的關節,當然也可以用在我之前751與795的吸盤式支架,儘管新版的支架已經改為3M黏貼式了!
萬向球頭除了可以調整俯仰的角度外,也能左右微調!這對於我這次測試條件下某些特殊的取景角度很重要(751與838比較,或是以751側錄838螢幕等!)

相反的,848則是新款設計,機身黏貼在前檔上之後就是固定的,俯仰角度則由可上下調整的鏡頭結構來微調!優點是機身更容易隱藏在後視鏡後方(但我的需求剛好相反,我需要看到它的螢幕來充當抬頭顯示器),可輕鬆的調整俯仰角度,但就不能左右水平調整了!不過對多數人來說,行車記錄器安裝好後並不需要左右調整,因為140的廣角就足夠錄到前擋A柱左右下緣了!
另外就是848多了一個"定速巡航提醒"的功能,但這對有ACC定速控制的新世代車種來說是個可有可無的功能!因此我選擇了838,一來可以提供我測試時更自由的取景角度,二來也能讓我之前751與795的支架都能延用!
因此看官們在猶豫到底該選擇838或848時,主要是看自己到底想不想把行車記錄器隱藏在後視鏡後方,還有需不需要"定速巡航提醒"的功能囉!
另外Mio7系列與8系列具備Sony Starvis頂級夜視功能的機種也不少,我們借用友站的圖表
來比較一下這幾款行車記錄器的差異之處。

我們可以看到8系列的優勢在於內建金電容,光圈更大,也支援動態區間測速!
一般的行車記錄器都會內建鋰電池,可以確保斷電時機器仍能運作一段時間,讓檔案完整寫入記憶卡,另外就是讓斷電後時鐘仍可以運作,若是沒有GPS可以對時的機種,電池快掛點的徵兆之一就是時間會跑掉不準!
而鋰電池的缺點就是使用壽命較短,尤其在台灣高溫的環境下,如果時常停在戶外停車場,電池可能一兩年就會掛點了!另外極高溫的環境也讓鋰電池的安全性有疑慮,因此有了內建金電容來取代鋰電池的機種!金電容的優點就是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但相對的蓄電容量比鋰電池少,也因此對比於我的舊機種Mio MiVue 751,Mio MiVue 838斷電後很快就關機了,而751則會再持續錄一小段時間才關機!
綜上所述,如果會長期把車停戶外的用戶,最好選擇內建金電容的機種!Mio這類機種通常有三年的保固,因為它比鋰電池耐用!
而這次的主角838與848更內建WiFi及OTA無線更新,同為8系列的833則少了這兩項絕技!但也便宜了1000元,究竟這兩項絕技值不值這個價?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要發揮WiFi及OTA無線更新的功能,首先要在自己的手機下載MiVuePro這個APP!

但小小吐槽一下,Google play商店上的MiVue Pro介紹,怎麼只寫支援7系列,8系列上市後忘了更新了?
安裝的過程很簡單,首先是聲明此APP會用到手機的GPS定位,另外記得"允許"APP存取檔案夾的權限,才能讓APP順利運作喔!
- MiVuePro GPS運用聲明
- 錄製
- 分享
- 下載
- 記得允許存取
- 從目錄選單開啟WIFI
- 顯示SSID
- 這時錄影功能暫停
- 從APP點選
- 選擇8系列的838
- 點選正確SSID
- 靜候連線
- 大功告成
關於APP的使用與功能,Mio官方有一個詳盡的介紹影片
剛好官方演示的是iOS的App,我就來Demo安卓的App,雖然是大同小異啦!
- 主畫面是關於各種影像
- 下載到手機裡的檔案
- "我的"各種設定
而關於838,848最新的OTA更新及測速照相更新部分,若有更新會在"我的"裡面的"更新"顯示紅色醒目的"NEW",但其實打開MiVue Pro App便會直接提示有更新!而且會提示到底是"韌體更新"還是"測速照相更新",韌體更新也會顯示檔案大小,讓使用者決定是否馬上下載。
- MiVuePro提示有韌體更新
- 提示有測速照相更新
- MiVuePro下載韌體到手機中
- 下載完成,準備上傳行車記錄器
- 提示有更新是否上傳
- 顯示韌體檔案細節
- 上傳中千萬不要跳出App
- 上傳至SD卡完成

比起之前要更新韌體或測速照相資料,需要插拔記憶卡,還要透過電腦上網才能更新。現在可以透過手機免插拔記憶卡真的方便也安全許多!畢竟現在是人手一機,有些人卻還不一定有具備micro SD讀卡機的電腦呢!而且插拔那小小一片的micro SD記憶卡也讓人常常擔心手一滑就把記憶卡弄不見了!
當然WIFI連手機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能直接在手機上觀看micro SD記憶卡當中的檔案,也能下載到手機裡,不論是檢視檔案或後續的應用都方便許多(當然包含把各種三寶道路怪象上傳到社群網路

- 檢視SD卡中的檔案選擇下載
- 在等待下載清單中
- 這時手機裡就有下載的檔案囉
- 三寶請注意
- 運轉手的爆肝人生
- 熙來攘往的人群

不能免俗的,01當然要有開箱照囉!先來個傳統的疊疊樂,因為我是Mio的愛用者啊!

從751到791再到838,盒裝上我們很清楚可以看到838的賣點:WIFI,星光夜視,區間測速

盒裝背面則更清楚標示了機子的特點,而這次測試意外的插曲,我發現751、795竟然不支援SanDisk Ultra系列的記憶卡,上網google才發現之前Mio的行車記錄器真的與SanDisk的相容度不好,但838的盒裝上並沒有標示,我為了這次測試才剛買了2片128GB的SanDisk Ultra記憶卡(為了把沒有星光夜視的751與838來做同場景測試比對),準備在特地安排的這趟環島旅程中派上用場;但環島的旅程可不能重來,萬一記憶卡出了問題該如何是好?

儘管關於網上Mio與SanDisk不相容的訊息都是一兩年前的舊機種,Mio官方似乎沒有對新機種與SanDisk相容性是否改善有所說明,但我至少有一片記憶卡是要插在751上呀!還好包裝還沒拆就發現了!只好忍痛將兩片SanDisk Ultra網購退貨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包裝跟說明書還是要看啊!

打開包裝盒,838的主機本體包裝妥當的置中擺放,還有泡棉保護。拿出上層的主機,下方則是車用電源線,還有黏貼式支架以及簡易的說明書,值得一提的是長達3.5M的電源線,線徑很粗(可耐2A電流),讓你可以安心的走線藏線!不用擔心電源線太短或太脆弱!相較之前的吸盤式支架,Mio現在改提供更牢靠更耐久的黏貼式支架,也可以更貼近前檔一些,減少強光下不必要的反射倒影。但消費者安裝前可得確認安裝位置,因為黏上去就不像吸盤可以任意改變位置了!

關於行車記錄器的電源線走線與藏線,小弟剛好有段影片!主要是跟看官們分享:如何走線經過A柱而不影響安全氣囊的運作!也順便分享如何在Tesla Model 3漂亮走線藏線到中控台扶手下方的12V點菸器電源!(需使用到T20螺絲起子)
838的正面照,與848最大的差別採固定式的鏡頭,不若848可以上下調整角度,所以838的角度由支架上的萬向球頭來調整,但可調整範圍更大更自由(也可向左向右側傾等)!

藍色的鏡頭保護膜記得要撕喔!

正面列出了鏡頭及感光元件的特點:夜視,Full-HD,HDR超廣角,但光圈部分應該是更大的1:1.6!Mio太謙虛了故意把規格標的縮水一點點

上方羅列的GPS,WIFI, 60FPS也都是本機的特色,WIFI是838與848的最大的特色,我們上面已經有詳細的展示囉!
而838比起之前我的兩台7系列機種,按鍵的位置使用上更為順手,都在機體的下方,這點改進我覺得很有感!因為7系列的按鍵在機體的右側,使用者其實都看不到按鈕,每次操作都得摸索一下才按得到!我們可以看下面的838與751比對圖!在駕駛者方向其實是看不到751右側的按鍵的!(橘色的緊急事件記錄按鈕除外)

這次測試期間,特地安排一趟環島旅遊,途中有雨天,黑夜,進出隧道高反差等嚴苛的測試條件,於是我把沒有星光夜視的舊機751與擁有Sony STARVIS 星光級感光元件的838一起固定在前擋,來做個完整的比較,途中也有老婆大人可以幫忙,比較能兼顧行車安全!
- 兩台行車記錄器固定在前擋
- 格式化兩張卡來測試
- 在"錄影設定"中選擇"影片解析度"
- 預設就是我認為最好的效果
車子一路南下,往屏東枋寮的路上,在國道三號上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
斗大的雨珠向擋風玻璃襲來,視線只有在雨刷剛刷過的瞬間短暫的清晰,所幸靠著60fps的畫格都還能看得清晰!
751其實表現得也是可圈可點,大雨中車牌等也都清晰可辨
- 838大雨中仍有清晰的畫格
- 751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車子行至楓港,南迴路段改善工程大大縮短了南迴的行車時間,原本蜿蜒曲折的35.9公里路在幾個長隧道截彎取直大幅縮短了行車時間30分鐘、20公里路,而進出隧道反差極大的情境正是行車記錄器最大的考驗!我們來看看838與751的表現是否有差別!
先看結論: 751其實已經很優秀了,但838面對這樣反差極大的畫面,HDR的表現讓人驚豔,尤其是出隧道瞬間,面對有天空亮部有隧道內暗部的畫面,不但隧道內的景物清楚,可以看清消防箱上的文字,連隧道外最亮的天空都保有部分的細節(這時751已經是完全的過度曝光,一片死白!)
- 838亮部仍可見天空的雲朵
- 751亮部已經是完全過曝
751在出隧道的極大反差條件下,可見隧道內的消防箱字體,但隧道外的亮部則過度曝光,天空一片死白,看不到雲朵,HDR的功力略遜於838!
至於從亮處進到暗處,進隧道的表現,兩者其實都表現得很好,幾乎是不分軒輊,畢竟隧道內也有燈光,而且畫面沒有像天空這樣極度明亮的環境,附上影片給有興趣的看官瞧瞧
751一樣表現的可圈可點,幾乎是零延遲的EV值調整
陰雨綿綿的天氣,終於在來到台東海邊的秘境時,露出了一點曙光!
這個位於台11線旁民宿,可以遠眺無敵的海景,還能望見遠方的綠島!
- 看見綠島了嗎?
- 海天一色
- 瞭望台
- 擁有無敵海景的民宿
751大白天當然也表現得難以挑剔,不過色溫與838倒是不太一樣,天空藍得太過希臘!
車子轉而行駛在花東縱谷,陽光不再露臉;日間陰天的表現,比起進出隧道等高反差的環境,自然應該是十拿九穩!老實說這時候751絕對不輸838,只是兩者的色溫略有不同!看官們喜歡哪一個?
年輕時也曾一台機車突全台灣!看著Uber eat家族環島圓夢,內心突然湧現許多青春的回憶!祝福你們一路順風!
日間陰天的畫面751真的表現得不輸838,我們來看看截圖吧!
- 838陰天中規中矩
- 751倒是讓人驚豔
夜間加上雨中,高反差的都市環境,是行車記錄器的一大考驗!
我們來看截圖就能明瞭星光夜視感光元件的厲害之處!星光夜視處理夜間高反差的招牌還是略勝一籌!
- 838的招牌清晰許多
- 751的招牌略為過度曝光
- 838仍可見大同路
- 751路名完全不可辨
回旅館的路上,巧遇稀有的賓士電動車-EQC
- 838車輛燈條細節可辨
- 751車輛燈條暈開
751夜間表現也相當不錯了!只是擁有星光夜視的838太過強大!
在夜間,行進間擁有STARVIS™感光元件1080P/60fps動態高速錄影的838大獲全勝!那靜態的畫面是否也是STARVIS™感光元件可以佔上風呢?趁著在光復糖廠旅館夜泊,我們在沒有車輛大燈,僅有現場昏暗路燈的情境下測試。
我們用MiVue Manager截圖直接比較838與751的夜間錄影效果差異。
- 838果然還是比較清晰
- 751的夜間拍攝
而在環島行的最後一天,我們特地找了一段蘇花無路燈的路段,在最嚴苛的條件下來看看STARVIS星光夜視的能耐!在沒有路燈行駛中的動態條件下,能夠看清路邊的標示嗎?
838於蘇花無路燈路段
751於蘇花無路燈路段
我們擷取同樣一個路段的同一個畫面
- 838仍可辨識路標
- 751路標模糊不清
1080P/60fps動態高速錄影提高了動態影像銳利度與清晰度,我們從路旁樹梢的影像與路標都可以清楚分辨兩者的差別,838的樹梢影像銳利清楚,751則是晃動不清;路標的差異更大,雖然已經不在大燈的投射範圍,但838的路標仍可隱約看出"環島一號線"的字樣,751則完全的無法辨認字體!
從上面我們在環島中遇到的各式路況情境,包括日間、夜間、進出隧道、雨天等,我們可以看出838在夜間與高反差條件下明顯的錄影畫質優於751,而751在日間不論晴天陰天雨天都表現得很不錯!因此如果你是行的正,做得直!開車不超速,不走夜路,不抄捷徑走隧道(疑? 好像怪怪的!),那買沒有星光夜視功能的Mio行車記錄器應該足夠滿足您的需求了!

說到開車超速,我們一定要來體會一下838的區間測速照相提醒功能(目前僅有Mio8系列出廠才有的功能喔!7系列一般只有固定照相桿提醒,部分機種可透過韌體更新)
可以看到影片開始我的AVG平均時速是超過該路段70km/h的速限的,這時不只速限圖示是反紅的,"噔噔"的警報聲也會持續響起;但當我們放慢速度,平均時速降到70km/h以下之後,速限圖示改為反白,警報聲也不再持續響起!
- 平均時速超速時
- 平均時速安全時
我們來看看Mio官方關於區間測速照相與它牌的比較,就可以很清楚知道Mio的強大之處,它不但能持續提醒區間安全的剩餘秒數(不論有無GPS訊號),也能提醒駕駛者區間剩餘的距離與目前此段的平均車速(這兩項需要GPS訊號),因為區間測速是算整段區間的平均時速呀!絕對不能跟固定測速桿一樣,快到了照相點才減速喔!這時候就是要有耐心,才能讓整段區間均速維持在速限以下!
下列圖表可以一目了然Mio動態區間測速厲害之處!

當然對於固定測速照相桿的提醒就只是小菜一碟(這功能7系列也有),儘管只是小菜,但Mio這盤小菜硬是比它牌道地入味,用過它牌的測速照相提醒,就知道Mio的好用之處,它會依照速限的不同而提早提醒駕駛,譬如說高速公路車速較快,就會更遠一些提醒駕駛前面有測速照相!而一般道路就會近一些再提醒,大約會讓駕駛者有20秒的反應時間,駕駛可以從容的減速,也不會過早提醒而鬆懈忘記!
測速照相提醒的預警還有分"智慧型警示"與"標準警示"兩種模式,智慧型警示會依據當前的GPS車速設定警示距離;標準警示則是依據車速設定!
- 主選單中選擇測速照相
- 再選擇其中的預警模式
而除了前面環島旅程的雙機對比測試之外(838與751同時錄影),在這次評測期間,838一直陪伴著我與Model 3闖蕩車陣,有幾段影片值得與看官們分享。
逆光下838的表現實在是太讓人驚艷了!
當天面對刺眼的夕陽,實際上我是必須伸起左手遮擋夕陽,才能繼續用右手扶著方向盤開車!
當然這樣直接面對夕陽的狀況下,我自己的人眼也是看不清楚路牌與車牌的!但MiVue 838錄下的影像確實清清楚楚!實在是太過強大的HDR了!寬容度根本超越人眼了!

除了之前傾盆大雨的路況,我們也來看看838在綿綿細雨中的表現。
而2/4當天,我碰巧行經了環東大道,一樣的路段,腦海中浮現六年前那段被行車記錄器記錄下的驚人片段!讓我們順道來看看Mio 838市區夜間的表現吧!
六年前的此時,復興空難的情景,就是被後車的行車記錄器驚險的記錄下來
行車記錄器的發明,確實記錄下許多關鍵的瞬間!當然我們都希望這些影像最好是備而不用,每天都能平平安安的開車上路,但就如同買保險一般,買一個日間白天,任何情境都能錄下清晰影像的行車記錄器,除了讓我們可以安心的在江湖闖蕩

總結
Mio MiVue™838確實是面面俱到的行車好夥伴!不論白天黑夜,在日月星辰中皆能忠實記錄行車的每個片段!擁有Sony Starvis星光級感光元件的838,848特別適合像我這種"夜路走多了"的全天候駕駛!而WIFI功能可以在手機上檢視影片及調整行車記錄器,甚至透過手機就能OTA更新韌體及測速照相,不必插拔記憶卡,更適合行動派的駕駛!

再次感謝Mobile01與Mio,為了這次測試而安排的環島之旅,讓我看見花東縱谷最美麗的日出!也飽覽了雲山水夢幻湖如夢似幻的美景!
文章已分享於個人FB塗鴉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