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它的後鏡頭搭的也是starvis的感光元件,starvis的優點網路上討論很多,我就懶得再說了
另外還以就是他的拍攝角度以較廣(相較於792D),前鏡頭145度,後鏡頭140度
而光圈的部分前鏡頭與792一樣都是F1.8,但是後鏡頭A40是F1.6、A30的是F1.8,所以整體來說包含拍攝畫質、拍攝角度、光圈,以及後鏡頭的感光元件,看起來798D(798+A40)都比792D(792+A30)來的更高階一些,所以這也成了在預算還許可的狀態下直接攻頂的主要原因了
接下來就簡單開個箱(其實跟家裡現有的6系列差異不大)
包裝盒有特別強調”前後”頂級星光夜視,比較特別的是有個貼紙註明3M黏貼式車架(所以不用吸盤了?)

可以拍攝的規格都列在盒子上,有特別強調前鏡頭680萬畫素、後鏡頭200萬,有點好奇的是跟手機比這個規格差很多,但到底在行車紀錄器中,這樣的規格是真的很強嗎?另外雖然畫質有道1600,但是它沒有60fps的選項有點可惜

很多的產品特色列在盒子上,請大家直接看

中國製造!如果MIT就更好了

不同於時下手機的精美包裝,mio的行車紀錄器包裝好像都是這樣”塞好、塞滿”

所以我就也一次攤開來看了,主機、後鏡頭車充線、前後鏡頭的連接線說明書…等等

這次附的真的是黏貼式的,好處就是應該比較不會有吸盤因為停在大太陽底下太久而掉下來的狀況,壞處就是我不想直接貼在隔熱紙上,所以需要先在貼一張手機螢幕保護貼在貼到玻璃上會比較放心一些

798D本人照,說真的除了上面寫的文字描述不一樣外,我還真的分辨不出6系列與7系列差在哪裡

跟6系列一模模一樣樣的外型,可以說沒啥創新,但是我還滿喜歡這個簡潔俐落的造型,而且體積不大不會擋到太多前檔的視野,這是個人對mio的外型感到滿意的原因之一

驗明正身,它真的是798D

後鏡頭也是用starvis的,也是用3M的背膠貼的,又要再出動一張螢幕保護貼了

驗明正身 again A40

側面,可以隨著後檔的斜角來調角度

因為家裡也有6系列的機子了,操作下來大同小異,除了多wifi功能外,真的就是很順手的自然操作的,換言之也比較沒有新鮮感
比較特別的就是影片解析度就是這三個選項

簡單來說操作心得上,就跟先前MIO的機子沒啥兩樣,所以操作的很熟練,至於wifi功能目前還沒時間測試,理論上有wifi應該會更方便一些,改天再來分享wifi功能吧。
當然行車紀錄器最重要的就是影片的效果了,廢話不多說,就直接看夜間影片吧!個人是覺得還頗滿意的,畫質真的不錯,比較可惜的是後檔因為有除霧線的干擾讓畫面點不好辨識(撇開這個,拍攝的還是比較清楚的),我之後可能要再微調一下角度與位置吧(這就是用螢幕保護貼先貼著再黏上去的好處-可以反覆調整位置)
PS:雖然上傳到youtube上也有1440P的畫質可以選,但是因為我的LED螢幕解析度只有1080P,所以我想以我現有的配備確實可能看不出差異,不過我想如果真的需要拿來當證據保全的時候畫質越高越清楚總是沒錯的。
Mio 798D的starvis前後雙鏡頭行車紀錄器簡單分享到這樣囉
PS:我的前檔隔熱紙是VKOOL OEM35,車身的是OEM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