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入秋天氣逐漸轉涼,在低海拔的營地露營不再炎熱難耐,或許是嘗試慢活露營的絕佳機會,露營在近年可說是非常受歡迎的休閒活動,但摩托車並沒有汽車充裕的置物空間,所以露營設備與行程規劃多少會有些差異,由於摩托車在載運上有較多限制,如何有效的利用空間就顯得非常重要,本篇將以帳篷為主要重點,帶大家了解露營用具、交通法規等細節。

這次將介紹 DOD 營舞者的騎士大老婆同寢帳、騎士基地帳、袋中床三款產品,帳篷是露營設備當中最主要、體積也最大的物品,因為體積較大的原因,在固定上也需要較為費心,希望在小編的示範下能讓讀者更有概念,而這次拍攝的場地為萬華區華中露營場,是台北市都會區距離最近的場地之一,拍攝的環節也都經過露營場正式許可,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

這次用來示範的車款是 BMW G310GS 多功能車,雖然不像速克達有平坦的腳踏置物空間,但因為有長行程的懸吊與加高的車身,適合前往路況較惡劣的野營地,標配鋁合金後行李箱架也讓帳篷固定較方便,所以成為不少二輪露營族群的新興選項。
- 角度 - 1
- 角度 - 2
- 角度 - 3
- 交叉纏繞
- 纏繞把手固定
- 勾住圈狀結構
- 帳篷長度 - 1
- 帳篷長度 - 2
- 基地帳長度 - 1
- 基地帳長度 - 2
- 車把寬度
- 車把寬度數據
|

騎士大老婆同寢帳大小最多可以容納四個成人,最大的特色是向外延伸的前庭與撐傘式的快速搭建設計,其它特色還包含內外帳分離、可關閉的大型透氣窗等重點,車高較低的車款甚至可以將車輛移到前庭下方遮風避雨,體積小、重量輕也是他的優點之一。
- 提袋外觀
- 包裝內容
- 拉起帳篷
- 以撐傘方式展開
- 操作方式
- 拉緊關節
- 固定營釘
- 拱形結構桿
- 連接成拱形
- 裝上塑膠夾扣
- 延伸前庭空間
- 搭配營柱使用
- 實際使用情形
- 前庭空間擺設
- 內外帳同時搭設
- 懸掛式內帳
- 可關閉的氣窗
- 氣窗透視狀況
- 本體透氣孔
- 內帳空間
- 營燈掛勾
- 大型置物袋
|

住帳篷時大部分的人會使用睡袋或充氣床,但如果營地是碎石子鋪面,睡起來還是會比較不舒服,充氣床墊也有可能有漏氣的問題,而袋中床就是另外一種解決方式,以類似擔架的組裝方式與底部拱形的結構桿組成,布料使用 600D 滌綸材質,大約能承受 120 公斤的體重。
- 提袋設計
- 內容物
- 金屬桿組裝
- 比較差異
- 穿入床面布料
- 連接橫向金屬桿
- 提起布料/橫桿下壓
- 兩組金屬桿組合
- 床墊背面
- 離地高度
|

騎士基地帳的用途就更多了,由基地帳空間夠大底部又直接是地面,非常適合用來野餐休憩使用,跟開放式的炊事帳不同的是,基地帳比較屬於半開放式設計(較不適合用來烹煮食物),除了有向外延伸的前庭之外,也可以將布料往下拉起變成封閉空間,流線的造型較不容易受到風吹影響。
- 取出基地帳
- 攤開基地帳
- 固定營釘
- 組合營柱
- 以營柱撐起基地帳
- 穿過對應圓孔
- 營柱示意圖
- 布料支撐處
- 營繩
- 以營釘繫緊地面
- 多功能前庭布料
- 使用示意圖
- 內部空間示範
- 容納 G310GS
- 內部空間近照
- 闔起前庭布料
- 後半部造型
|

過去小編曾經與朋友騎著街車(Naked Bike)後座綁著一般帳篷去環島,但因為傳統帳篷的長度較長、重量也比較重,再加上是空間比較小的三人帳,所以那次的經驗並不是特別好;這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DOD 帳篷的設計巧思與收納的方便性,傳統的蒙古包帳篷除了要拆除兩根交叉的玻璃纖維結構桿,還要很仔細把內帳和外帳分別摺好,不然根本放不進收納袋當中;但騎士與 DOD 騎士大老婆同寢帳撐傘式的搭設方法,加上內/外帳同時完成的設計,不管在搭設或收納都很省時間,特別是收納時幾乎只要傳統帳篷三分之一的時間,延伸前庭設計的好處也不用多加贅述。

這次小編車上固定的裝備包含帳篷、袋中床、地墊、天幕帳共五個東西,雖然的確佔用了後座空間,但輕量化與小型化的設計也讓騎士較為輕鬆,較不會因為摩托車空間不足犧牲掉太多舒適性,袋中床比過去使用充氣床舒適也是令我感到驚訝的地方,至少躺起來支撐的感覺會比較紮實,最後則是用途非常多元的基地帳,無論是用餐、置物或是當成車庫都可以。

隨著天氣變得涼爽,接下來小編也會為大家帶來更多有關於機車露營的報導,包含台灣各地的露營區要怎麼玩、該怎麼挑選露營行李、野營地該吃些什麼,或者是綁上帳篷後騎乘需要注意的事情,小編都會分別為大家介紹,你還想知道關於機車露營的什麼事情,快在底下留言給小編,希望大家都能在涼爽的季節來場有趣的機車露營之旅。
ps.這次拍攝的場地為萬華區華中露營場,拍攝的環節皆經過露營場正式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