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小、重量不輕、速度不夠快,說真的不知道翻幾次白眼
甚至還有幾次在demo的時候直接凍結…
因此今年初就有了購買筆電的念頭,稍微研究了一下
考慮到續航跟自己比較想買新不買舊,是鎖定core ultra 200v系列的新機
在苦等了一陣子之後,最後是敗了這台LG Gram 16Z90TL
我選的是226v/16G ram/512G ssd這樣的規格


正面只有gram字樣,整體外觀蠻低調的,官方定義這顏色是曜石黑
全金屬搭配消光的表面處理,質感跟手觸摸的感覺都很不錯


背面可以清楚看到散熱出風的部分,面積不會太大就是了,畢竟是省電版的CPU
不過螢幕後方夾縫處也有整排的出風,這樣應該就很夠用了

官方資料上的重量是1244g,可能因為16吋的面積大
再加上整體配重做得不錯,拿起來的有種更輕盈的感覺
厚度方面大概是比5元硬幣還矮一點,外型算是比較方正的


USB這邊是給2個TYPE A,規格是3.2,Type-c則是2個TB4
另外就是HDMI跟耳機孔,沒有其他多餘的東西了

鍵盤的布局很標準方正,我很喜歡這樣的配置
沒有按鍵被擠在奇怪的地方,滑鼠觸控板也很大

右下方兩張小貼紙,驗明正身是intel core ultra 5

鍵盤支援背光,白色的燈光蠻好看的
像是我在的咖啡廳燈光較昏暗,這時候就蠻適合開啟背光的

第一次用16吋螢幕的筆電,爽度真的頗高
16:10的比例感受不錯,比起16:9的視野更大些
接下來就看看它的螢幕表現


直接翻拍可能會有些誤差,不過可以說說我的感受
畢竟有達到99%的DCI-P3色彩水準,整體色彩感覺夠濃郁
可能LG自身的調教關係,視覺感受還蠻舒適
不論是紅色、綠色都不會有那種刮眼睛的感覺


電影比較多偏暗的畫面,可以看得出來暗部細節有呈現出來
不像是那種較差的螢幕,整片看起來灰灰的

看完硬體之後來看看我覺得很有趣的LG筆電軟體
首先是My gram算是筆電的管理中心,筆電常用的各種設定都在這找到
介面算是簡單清楚的風格

而LG gram link的功能就比較多了,主要是跟手機做深度的互動
下載APP經過幾個簡單的步驟,就可以建立筆電與手機之間的連線
大致可分傳送、匯入、連接跟通話功能


手機的照片可以直接匯入,這可以當作是一種備份的功能
這對我來說蠻方便的,有時候會需要在電腦上使用手機拍的照片
實際操作下載的速度還蠻快的

連接這邊的功能就多了,我蠻喜歡這個可以把手機螢幕傳到筆電來的功能
不只是傳送還可以用鍵鼠操作,真的蠻酷的

把手機當作附螢幕也很好用
臨時如果有看核對數據或是監控的時候可以派上用場


除了與手機連結之外,這次內建本機運行的AI 輔助gram chat On-Device
可以直接透過對話的方式進行筆電的設定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找不到功能設定,直接問它就對了
不過目前只支援韓文或英文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它做英文文章的摘要
或是時間軸搜尋,可以看到過去的畫面等更進階的操作

線上版的功能就更強大了,結合GPT-4o的雲端服務
這邊就不受到語言的限制,而且可以整合google或是office
簡單測試安排會議,比起以前機械式的操作更人性化

既然是線上的那翻譯就不會是問題了
用這個可以幫助到我摘要工作上會看的原文文件
這真的幫助很大
簡單總結,目前使用體感蠻好的
這樣的硬體規格對我的使用習慣來說很恰當,運作也流暢
續航的部分也蠻滿意,有時候甚至2.3天才會去充電一次
gram內建的功能有些確實可以讓操作更簡單
攜帶方面真的是gram的強項,雖然說16吋不是個小尺寸
但比起之前的更厚重的筆電+充電器
現在有時候甚至連充電器都不帶了,真的是讓我輕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