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前幾天才正式發表的 DJI Mavic Mini 可說是 DJI 空拍機之中入手門檻最低的機型,首先它僅需 NT$12,000 即可入手,再來它無須考照亦不需要註冊登記,省去這些麻煩的程序對消費者來說自然更有吸引力。小編這裡要開箱的版本「 暢飛套裝」,建議售價 NT$15,000 元,相較於便攜套裝來說,另外多兩顆電池與池管家,相較之下其實更為划算!

■ 延伸閱讀:【新訊】DJI Mavic Mini 僅 249 克、30 分鐘續航力、2.7K 三軸雲台穩定!NT$12,000 即可入手!

包裝正面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包裝背面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主要規格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包裝內容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其實包裝圖示很清楚告訴消費者「暢飛套裝」含有哪些配件在內,從上圖可以看到 Mavic Mini 主機、遙控器、電池管家及三顆電池,另外還包括便攜包與葉槳保護罩,不過以這種機型為例,保護罩比較適合在室內飛行時安裝,如果真的在戶外飛行使用保護罩的話,不僅抗風效果會更差,因為重量提升多少也會影響電池的續航力。
06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07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這次 Mavic Mini 提供的便攜包可是相當有誠意,不像 Spark Spark 當初只給保麗龍盒而已,這個便攜包可以妥善收納 Mavic Mini 主機 、電池管家(含三顆電池)以及遙控器。
淨重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含電池重量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官方公佈的重量數據為 249 公克(含電池),小編實際測量的結果為 248 公克,取下電池後的重量為 149 公克,取下電池後的 Mavic Mini 實在是輕的不像話,就像玩具模型一樣。
電池管家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電池外觀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三顆電池可同時充電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Mavic Mini 的電池管家具備輸出入能力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Mavic Mini 的電池管家外型相當小巧,它最大的特色除了可接上 Type-C 為電池充電之外,還多了一個 USB 公頭,可為遙控器或手機充電,儼然就是一顆行動電源。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Mavic Mini 的體積與小編過去曾入手的 Spark 有幾分接近,不過就質感方面來說 Spakr 應該是完勝,Mavic Mini 的機臂及葉槳摸起來真的不是很紮實,有點像是 3D 列印的質感,明顯偏軟且帶有點彈性。

正面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機背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Mavic Mini 相較於同樣屬於小型空拍機的 Spark 來說,最大的差異就是機臂是收折式而非固定式,起飛前需多花一點時間準備,好處時收納時的體積更小。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電池插槽位於機尾處,採用開蓋的設計。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這裡是 USB 2.0 的傳輸孔,估計也可以直接為機身上的電池充電,一旁則是 Micro SD 記憶卡的插槽。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小編的習慣是在起飛前手動將葉槳打開,雖然也有玩家認為起飛前葉槳就會甩開,沒必要手動打開,但就看自己的使用習慣或原廠說明為主囉!Mavic Mini 的葉槳相較於其它機型來說相對較鬆,個人覺得沒有手動打開的必要性。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機體上標榜 249 公克的超輕量機體。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機臂上也印有 Mavic Mini 的型號。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這顆三軸機械穩定雲台是 Mavic Mini 的拍照、錄影取材的來源,最高能提供 2.7k 的影片畫質與 1200 萬畫素的靜態照片,APP 內建 沖天、漸遠、環繞...等模式,螺旋取景時建議可以開啟穩定模式來提升畫面的穩定度。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機底設有下視覺定位功能,有助於提升懸停時的精準度,電力狀態指示鍵也設於此。

遙控器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透過原廠傳輸線與手機連結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一鍵返航」按鍵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拍照/錄影鍵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過去測試廠商提供的 Spark 就是搭配 APP 操作,圖傳距離短且手感也不佳,使用體驗其實很不好,後來乾脆自己買一台大全配測試比較快;我想 Mavic Mini 最吸引消費者的就是不論簡配或大全配皆附有遙控器,而且是支援傳輸線與手機連結,當初 Spark 是用 Wi-Fi 與手機連動,三不五時就給我斷訊...搞到後來要用 OTG 破解才能用傳輸線連接,由此可見 Mavic Mini 是多麼有誠意,而且遙控器上該有的功能也沒少,包括雙頭搖桿、一鍵返航、拍照鍵、錄影鍵以及雲台調整滾輪。
【開箱】DJI Mavic Mini 外觀及配件展示!
以上為 Mavic Mini 的簡單開箱,至於實測就得要看看未來的天氣如何囉!小編自己挺好奇沒有自動跟隨功能後,可玩性還能像過去那麼高嗎?還有少了避障功能後的飛行難度是不是更高呢?
2019-11-04 1:02 發佈
吉姆林 worte:
前幾天才正式發表的 DJI...(恕刪)
小編自己挺好奇沒有自動跟隨功能後,可玩性還能像過去那麼高嗎?還有少了避障功能後的飛行難度是不是更高呢?


因為沒有前避障而拿掉智能跟隨我覺得可想而知,
不過智能跟隨頗好玩,
spark在一般走路時也不會跟丟,
小跑步也都跟的很緊,
比起自己控制飛行起來輕鬆不少。

我自己也很少開避障功能,
主要還是Sport拉距也不可能有避障。
所以很仰賴介面的詳細度。

我比較不適應的是Dji Fly的介面簡化,
越簡單的介面雖然上手容易,
但對於飛上天後,只能看介面各參數來把飛機控會來,
有一次拉距到失去圖傳,
也是靠介面的參數還沒斷摸黑控回恢復圖傳,
沒有風向球跟智能電池的判斷等,
能不能順利摸黑控回我就比較沒把握了。

風向球也是拉距的好用功能,
可以看出目前飛機的受風狀況,
借而調整飛機的方位跟是否久留及預估回來的預料距離跟時間多寡判斷。

看DJI的介紹影片中的介面,
看起來已經沒有智能電池的預估電池條狀資訊,
也沒姿態球等介面。

如果是老手自然經驗判斷夠,
但這台新手不用登記,價錢也很方便入手,
但少了介面的詳細資料幫助,
感覺炸機風險更高

而且極速有差,
Spark我飛過56.7km/hr
這對於抗風性也有差別

再者,遙控器沒有Sport要進二級選單切換頗為麻煩

補充:目前看影片介紹一鍵短片模式
可按返航鍵懸停

看起來像是陽春過了頭了



還是下面Dji Go介面詳盡多了,
也多幾份安心。
寫評測文為無償,回文要禮貌喔,有問題提出會幫忙回
能加入前方物體防碰撞就更棒了
yuxian wrote:
因為沒有前避障而拿掉...(恕刪)


我覺得,有些多慮了!
例如:
1.失控後,本來就會自動返航,返航到可以恢復圖傳,自然就可以看到資訊畫面,我以前還玩過直接把遙控器跟手機關閉,再重新開啟,這段期間,空拍機還是自動返航中,跟你的手機及遙控器無關了。除非你重新下指令。
我以前最常玩拉鋸,而且目前就我所知,我應該是使用SPARK拉鋸最遠的紀錄(原廠未改硬體4.3KM UP),
完拉鋸除了起飛前設定HOME 及返航高度最重要以外,其他你只需要擔心電量夠不夠,還有有無逆向強風,
拉鋸飛丟都是因為電不夠(尤其是逆風錯估返航所需時間),所以MINI更安全多了,因為電力夠,飛4.3KM,就算遇到逆風,你也多了至少8分鐘可以回家,一定比SPARK跟AIR安全(極速影響不大)。
2.SPORT模式MINI有喔!!只是沒有做一個實體按鍵而已,這個部分,影響非常小,因為你會需要切換模式,一定也是在有圖傳連線下才會進行。基本上衝遠,也都是全程SPORT ,你起飛前都設定好了,MINI中途也可以改模式。
3.緊急暫停,我個人沒用過,我想MINI上手後可以看看是不是有這個功能?或者未來軟體會增加。
拍照的功能好像也只支援JPG而已...沒有RAW......
pisces99 wrote:
拍照的功能好像也只支...(恕刪)

目前看到只有JPG沒錯!!

但是我覺得DJI會慢慢放功能,尤其是MINI使用專用APP ,
有興趣可以回顧一下SPARK 的一些拍照功能也是後續版本才給的!!
大疆不想一次給全,想要拉長銷售期??
SPARK不也是賣了兩年才有MINI
MINI剛出,未來就看大疆給不給?除了硬體的避障功能,軟體的部分,都有可能!
不過其實看了很多批評的討論,有些人似乎都忘了一點,
你現在是拿一台1.5萬的飛機跟3萬 4、5萬的比,
再來,為了輕量化做到249g,即使不考慮成本,但要偷輕也有限制!
jerry4567 wrote:
目前看到只有JPG沒...(恕刪)

台灣什麼時候上市呢 來買一台
JOE740725 wrote:
台灣什麼時候上市呢 ...(恕刪)


11日才可以下訂單....
月底前到貨
寫評測文為無償,回文要禮貌喔,有問題提出會幫忙回
jerry4567 wrote:
我覺得,有些多慮了!...
1.失控後,本來就會自動返航,返航到可以恢復圖傳,自然就可以看到資訊畫面,我以前還玩過直接把遙控器跟手機關閉,再重新開啟,這段期間,空拍機還是自動返航中,跟你的手機及遙控器無關了。除非你重新下指令。
我以前最常玩拉鋸,而且目前就我所知,我應該是使用SPARK拉鋸最遠的紀錄(原廠未改硬體4.3KM UP),
完拉鋸除了起飛前設定HOME 及返航高度最重要以外,其他你只需要擔心電量夠不夠,還有有無逆向強風,
拉鋸飛丟都是因為電不夠(尤其是逆風錯估返航所需時間),所以MINI更安全多了,因為電力夠,飛4.3KM,就算遇到逆風,你也多了至少8分鐘可以回家,一定比SPARK跟AIR安全(極速影響不大)。

2.SPORT模式MINI有喔!!只是沒有做一個實體按鍵而已,這個部分,影響非常小,因為你會需要切換模式,一定也是在有圖傳連線下才會進行。基本上衝遠,也都是全程SPORT ,你起飛前都設定好了,MINI中途也可以改模式。

3.緊急暫停,我個人沒用過,我想MINI上手後可以看看是不是有這個功能?或者未來軟體會增加。


1.
拉距不會造成失控,因為圖傳會先消失~
可是整個飛控介面還是在的~

另外自動返航等同自動炸機,這網路上非常多例子了.

另外設定的自動返航高度也無法超過限高,
台北限高區的大樓可是不矮耶..基本上都可以到達限高的高度
如果再往上設定高度...
那不就是自動返航等於自動領罰款 ?

Mini拉距不會更安全~
因為電量提供的資訊不足,飛太爽順風拉距出去~
也沒姿態球根本不知道是不是順風還是側風~

地面上微風不代表上面風就小~
通常我飛上去會擺平看看姿態球~稍微看看風的大小跟風向

多幾分鐘跟有沒有辦法飛回來是兩回事 XDDDD
看到電量剩下50%..用Sport飛回來無風極速45km/hr
結果剛才Sport順風出去根本沒發現,逆風回來這種極速剛好不用回來了~

如果要智能返航,剛好慢慢地飛,穩穩地飛~
然後自動下降...提前著地....提控回家


2.3.
我沒說mini沒有Sport模式啊 XDDDD
暫停鈕一定也有在畫面上

問題是緊急狀況下我都按實體鈕才反應的及啊
XDDD
我會扣住實體鈕也是因為大疆討論區太多智能炸機了,
結果果不其然讓我遇到幾次。

況且實體鈕不會因為手機介面當掉就失效,
緊急暫停一定要實體的啊 XD


補充:目前看影片介紹一鍵短片模式
可按返航鍵懸停


不過我是以目前Spark用戶而言來談~
畢竟目前功能都算齊全~~

我是本來以為Mini只是少了避障而已...
沒想到東扣西扣...而且扣的東西成本也不是很多~
但扣掉的東西就是增加炸機的風險~

算盤很深啊
寫評測文為無償,回文要禮貌喔,有問題提出會幫忙回
吉姆林 wrote:
前幾天才正式發表的 DJI...(恕刪)


已經有人(HeyDrones)做暴力測評

一般玩家的確可以買來玩玩

螺旋翼的"剪"力不可忽視! ...不要被'掃"到
  • 6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