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個評測,根據我使用一代的用法,提出一點疑問我現在都是拿一代來使用[運動縮時]功能紀錄我每次的爬山過程,通常就是用掛脖子的項圈(狗狗?)裝上一代主機,然後主機旁邊用行動電源接線一直充電然後可以直接錄幾個小時的縮時不會過熱。但我二代看了上面的評測影片還有DJI官網的介紹,好像都沒有說充電孔在哪裡,只有一直強調可以利用磁吸式外接螢幕然後增加續航力,因此我推斷充電時的充電孔應該也是在外接的第二塊螢幕那邊,透過第二塊螢幕同時充電主鏡頭螢幕那塊跟下面的第二塊螢幕。但他如果用掛繩的話,看影片可以發現他的鏡頭是顛倒利用磁吸那側吸上去掛繩的,也就是說如果用掛繩就不能同時安裝第二塊續航螢幕來充電,用掛繩就只能靠主鏡頭的電力,那似乎就沒辦法像我的需求可以一直邊充電邊錄影好幾個小時, 不曉得還有沒有別的評測可以清楚表示他是從哪裡充電的。@@PS:補充: 上面最後一個影片有看到充電孔了,確實跟我推測的一樣利用下面續航那塊螢幕來幫整個充電的
看評測沒看完就來留言,覺得超讚,直接磁吸設計顛覆以往Gopro的生態圈模組化設計也把insta360的Go跟One R端走,只差全景模塊就能稱霸運動相機了但可以搭無人機的輕量化磁吸設計也很吸引人,當初One R這塊就比較不容易搭配單模組的輕便度極高,等於是有4k@60+2.7k@120續航還能有1小的Go2,不香嗎?還能組續航/雙螢幕模組,不需要vlog/自拍或打算用手機監看的人就省3k這樣17k的雙螢幕組合算是很值得,gopro那個螢幕擴充模組也要3k(結果狗10也不需要了)只要未來日本開放觀光入境,我想應該是秒選這台當作旅遊紀錄設備了原本還很期待go3,想說action應該就是常規升級結果直接打掉重練,型態徹底改變後來看幾部評測,他的磁力轉接還能跟一些舊配件搭配算是蠻nice的反觀gopro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