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接近理論的完美 Zeiss Otus Distagon 1.4/55

這個細節真的是太太太太可怕了!

不過價格也令人感到可怕
金屬材質我就完全無法抵擋了

而且蔡司對鏡頭的取名會令人想蒐集一整套當百科全書哈哈

看板大的幾張照片

細節的處理著實令人驚艷

雖然口袋不夠深

不過也謝謝版大分享了一篇好文!!!

對於小弟來說,最令人流口水的應該是在F1.4時的成像表現!!

這隻可怕的鏡頭在F1.4時的畫質大概就可以打趴很多大廠的標準鏡在F2.8甚至F4時的表現

這是甚麼可怕的鏡頭...

話說最近發現,隨著相機跟鏡頭水準越來越高時

電腦螢幕太爛真的還看不太出差別耶...

可見電腦也得升級了...
ki_min wrote:
早在2012年9月的...而且你可以注意到在光圈f/4的情況下,中片幅的景深會比全片幅來的淺,哈蘇對焦在眼睛上面,但頭髮就已經糊掉了。而D800E的頭髮還是滿清楚的,這也是片幅大小造成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恕刪)


FX 50 LEN 同一支鏡
使用在 APS-C 變成 80多 LEN
但是景深是差不多的
這相信大家經驗一樣

等效光圈 + 構圖畫面(視角) 全部都一樣時
表示較大片幅的攝影師與麻豆相對位置近(微距??)
表示較小片幅的攝影師與麻豆相對位置遠(風景??)
這本來就會造成景深差異

反之~~~~~~~~
攝影師與麻豆位置不變之下
FX 若要視角跟 APS-C 一樣
就必須靠後製裁圖然後""放大""
既然""放大"" 解析度自然變差

如上我講了一些廢話.....XD
Q: 中片幅的景深會比全片幅來的淺,哈蘇對焦在眼睛上面,但頭髮就已經糊掉了
A: 我的見解:
1. D800 配 50mm and 哈蘇配等效 56mm...差 12 % 焦段....淺景深 糊掉(很好的藉口)
2. 哈蘇 CMOS + 鏡頭 .....在你比較特定條件之下.....本來實力就較弱 ....解系力差(不牽拖景深)

接近理論的完美 Zeiss Otus Distagon 1.4/55
若要 手動鏡 慢慢構圖 慢慢測光 慢慢對焦 的 商業或藝術攝影
還是要靠 1.4 大光圈 /35 以下 短焦 才有中片幅的 fu ........



看了這些實拍的圖, Zeiss 果然不是省油的燈, 這畫質實在是太強大了啊 !!

不過這價格真的不是普通人會去碰的價格, 不過也因為如此, 更增添了這顆鏡頭的獨特性以及價值.

phuang3 wrote:
可以去看Erwin ...(恕刪)

請問是http://www.imx.nl/photo/
這裡嗎~
還是方便給一下路徑~因為找不到該文章!
謝謝
完美的鏡頭~

邊緣畫質近乎完美, 有錢一定要買一個來拍。

只是樓主怎沒測試一下星芒是長什麼樣子呢??
看到如此細節的表現絕對是一個很超值的鏡頭,若能搭配數位機背肯定更恐怖
很恐怖的細節 對於商業攝影來說真的很超值,價格應該算超值吧

ki_min wrote:
早在2012年9月的...(恕刪)


很不錯的鏡頭
接近理論的東西都比較不親民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