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準備入手OLYMPUS OM-D,請問如果要轉接蔡司鏡的話,選擇哪種接口的鏡頭比較好?
我知道Cosina有出m43 to m接環的轉接環,但是m接環的蔡司鏡選擇和焦段似乎沒有ze/zf多?
還是m接環的蔡司鏡體積重量小於ze/zf,比較符合m43的尺寸,所以比較建議轉接m鏡?
因為對老鏡沒啥研究,若是有更好的建議也請不吝分享.
謝謝.
mansun999 wrote:
感謝大大的解惑我是看...(恕刪)
如果是要找二手鏡,ZE/ZF通常也比新鏡價便宜不少 (C/Y我不熟就不知道價差還有多少)
我個人是覺得數位機身還是用數位鏡好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我也是買E-M5後才開始看老鏡的,轉接環600元上下就很好用了。
剛入手菜頭不必執著於M鏡,第一最近對焦距離普遍較遠(>0.5m),第二價位多在三萬元以上。
考慮焦段x2,我目前找的老鏡先以小廣角+多功能為主,熟悉一下手動對焦的感覺。
上週入手一顆 CZJ 35/2.4 最近對焦0.19m 可當人像鏡+小微距鏡 這顆全能菜頭很推薦
第二顆考慮 Schneider 28/4 最近對焦0.28m 打算拿來當標準鏡
等這兩顆摸上手一陣子後,或許會開始考慮一顆好用的m鏡來抓拍,不過是之後的事了..
至於Contax G鏡二手價高,廣角頭的後玉過長,聽說接起來會有點問題,
所以大概也只有35/2和45/2可以用。
手動鏡還不熟的話不建議急著買zm鏡,給你參考。
mansun999 wrote:
感謝大大的解惑我是看...(恕刪)
SLR鏡頭大小會差很多!
SLR鏡頭口徑常常是60mm上下大顆許多,其中比較便利在於對焦距離都會比較近,比較適合微距與望遠主題。
ZF ZE是數位設計鏡頭,CY則是底片時其設計,差在CY價位會便宜許多,個人經驗是早期的用料比較好些,近代設計光學會比較好些,微距Makro-Planar系列是其中比較會用手動特別適合。
個人是MP60就買AEJ 1:1和MMJ C(compact 1:2版),AE MM為前後期對光圈優先與快門優先等支援代號,J是代表MIJ
上次賣剩兩顆合照

RF鏡頭本身在廣角設計上可以較小體積,大多是40mm口徑上下,光學上較彈性鏡組設計如其中ZM一大半廣角都是BIOGON設計就可以達到相當水準,但其鏡後鉅較短,會有其他像COLR SHIFT等問題。
其中ZM是以LEICA M接環設計,鏡後鉅為15mm,體積大小比較適合EVIL機身,但是數位應用有些問題,像GXR M-MOUNT的幕後採訪就有提到,像是RF鏡對LPF的微小偏折問題可能都會造成焦平面微小偏差,而無法呈現原本設計畫值解析,像M9無LPF除了少了濾掉高解析訊號外,另外也是在於這些微小光學問題。
其中ZM25 ZM35是評價與價位都比較好的兩顆。
LEICA敗家必看

ZM 25/2.8這樣一顆鏡頭在GXR和NEX,可以看後面樹的細節或其它近距解析就可以知道這種專用設計差異。
Sony NEX Kit 18-55 lens vs Zeiss 25
CONTAX G的鏡後鉅比M鏡更短,為12mm,因此數位上問題比ZM鏡頭更嚴重,只是價位低與平均素質相當高,所以才成為眾家愛好,只是本身自動鏡頭設計,轉接實際上是用轉接環來代替原本馬達轉子,對焦行程不長,不利於中長焦精密對焦,但是光學來說中長焦的數位問題比較簡單。
個人是覺得目前這些RF鏡,GXR M-MOUNT等這種專用設計是比較可以在數位上顯現出一點效果,無法和底片上相比,SLR鏡頭則是較少數位適用問題,但也相對重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