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我又來了。

自從前陣子發表了登頂言論後一直都有點懶懶的,最近和朋友們一起去了一趟日本玩耍,為了這趟旅途特地選用了我從來都沒有選擇過的品牌 – Tamron。
(以下照片都有經過或多或少的後製)
(照片訊息都可以點圖查看機身與鏡頭資訊)
希望朋友們都可以來加加我的 IG

說起最近的夯事趣聞大概就是湯姆龍悄悄地發表了A069,也就是50-300mm F4.5-6.3,長僅15公分的小鏡頭卻擁有超長的變焦範圍,完全瞄準了旅遊專用的市場。
以下照片幾乎都是用 A7cii 和 A7r3 拍攝,例外的可以點圖看細節~



有看我前陣子的文章的小粉絲們一定都知道,我自以為地達成了人生器材的最巔峰,其實也因為這樣,腳步放慢了下來,開始看待了以前從來都不會注意的器材,而為了前往期待已久的瀨戶內海,終於決定迎來我人生的第一顆大變焦頭 – A069。



第一次亮相就幫了大忙的鏡頭,在貓島的小渡輪上伸伸縮縮打近打遠,真的是特別的方便。




對焦的方面算是快速,但好像還不到急速等級,對一些會跑動的物體,小貓和移動中的人物都還算輕鬆寫意。
硬要比較的話大概就是比35150和2470 GMii 這種超快鏡頭再慢一個等級,比慢慢的85GM、100GM等再更快一個等級這樣。


小小的硬傷就是光圈實在是太小,拍日出的時候iso一下子就飆上去了,不過看的出來銳利度還是可以的。



擁有了這顆鏡頭後,開始沉迷晨間的逛街活動,跑去了淡水一趟,拍拍小型街拍。




說說規格面,這大變焦鏡有6 倍的變焦範圍, 才665 公克的重量,甚至還有鏡頭防手震,一般長焦鏡不太能近拍的缺點,它特地設計了廣角端最近對焦距離為 22 公分,超級無敵好用。




用了好一陣子,覺得小缺點大概就是外變焦吧。伸縮久了還滿擔心卡很多灰塵,300端也比較容易手抖一點..








拿到鏡頭以來都是拿來拍景,第一次拿來拍人卻是拿來轉接 ZF,轉接後對焦性能些微的下降,但完全還是可用級,ZF的豐富人像色調風格我也好喜歡。




膚色的表現微微偏黃,但整體色彩還算舒服。

單獨的給我迷人的泰德來一張。





真的要用一句話評斷這顆鏡頭,想必就是我標題的這句【絕對實用主義】,幾乎可以一鏡橫掃全部的題材,街拍、風景、人像全部囊括,是一顆十分讓人容易墮落的鏡頭。



用這張黃雀在後當作小小文章的結尾,其實坦白說,這種旅遊鏡要追上蔡司萊卡或是GM鏡,的確是太勉強了,但不禁感嘆現在的攝影習慣改變,旅遊與方便的變焦鏡成為最強的剛需,也許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該多多使用這樣的鏡頭了吧。
【延伸閱讀】
蔡司鏡頭編年史系列,可以參考以下:
(1) 叛逆又率真的蔡司新時代 Zeiss Batis 25 mm F2.0 短評
(2) 標準鏡的新模範 Zeiss Batis 40 mm F2.0 CF 開箱短評
(3) 跨越完美、無懈可擊 Loxia 25mm F2.4 開箱心得
(4) 當蔡司Zeiss 遇上Nikon Z,淺談我的N家轉接之路
(5) 不合時宜的情懷,淺談 A 環最強之 135mm F1.8 ZA
(6) 靜靜矗立的世界初 Zeiss ZX-1 開箱心得
(7) 蔡司鏡怎麼選,Batis 系列全制霸
(8) 復古味新絕配,當 GFX 100S 遇上蔡司最高殿堂 Otus 55mm F1.4 小小開箱分享
(9) 時光成就不凡,蔡司 50mm F1.5 ZM 開箱分享
(10) 頂峰之上尚能跨越 - GFX 50 Sii 遇上 Zeiss Otus 55mm F1.4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