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ex wrote:
8mm以下的焦段就交給17-28mm/F2.8等超廣角鏡
我和L大一樣,28mm以下焦段交給16-25(35)/F2.8,搭配28-200mm非常的適合!
光圈不夠靠拉高ISO來解決非最佳選擇
Tamron 25-200mm的光圈退步,價格又貴很多,誠意差了點
古魯托斯 wrote:
古魯托斯 2025-10-26 23:37 14樓
我和L大一樣,28mm以下焦段交給16-25(35)/F2.8,搭配28-200mm非常的適合!
光圈不夠靠拉高ISO來解決非最佳選擇
Tamron 25-200mm的光圈退步,價格又貴很多,誠意差了點
玩可換鏡的單眼系統,很多時候不都是為了大光圈所帶來的散景?更何況是全片幅的散景。
光圈不夠大的話,好像用手機也快可以取代了。實際上,現在的手機拍出來的沒放大看,好像也看不太出來差別耶,但全幅用大光圈拍出來的散景,感覺還是自然多了。
其實,T28-200mm的光圈,28到100mm左右是F2.8再到F4.5左右,光這點就已經比肩一堆24-105mm焦段恆定光圈F4的變焦鏡了,更何況還有100~200mm這個焦段,這樣的變焦倍率夾帶著大光圈,還有輕巧的鏡身重量,在過往全幅的鏡頭裡,我是沒看過的。
至於超廣角的部份,可以用輕一點的大光圈超廣角定焦鏡或大光圈變焦超廣角鏡取代就行了。畢竟無反輕多了,也不會再像以前單反時代那樣想到要帶第二顆大光圈變焦鏡頭,有時都重到懶得帶或懶得換那樣來的困擾了,我是比較不能忍受光圈太小的感覺,所以就會想說那就再多帶一顆輕型的大光圈超廣角鏡頭就行了。反正T17-28mm/F2.8跟T16-30mm/F2.8單顆重量也都壓在450公克左右,這我都還能接受,不至於像以前單反時代,一顆大光圈超廣角變焦鏡動輒600公克以上,若要再加上有反機身,這我就覺的累了,更別說帶2顆大光圈變焦鏡頭了。,近期的Tamron都一直出一些輕量化的大光圈變焦鏡頭,實現了讓你攜帶大光圈變焦鏡頭也不會那麼累,那麼掙扎的境界,可說是跟著時代趨勢在走的吧?大概只有Canon自己都在玩自己的變形數位修正,他們沒差吧?
A7R3+Tamron 28-200mm F/2.8~F5.6
焦段50mm, 最大光圈F3.5的散景

焦段101mm, 最大光圈F4.5的散景

焦段105mm, 最大光圈F4.5的散景

leon-ex wrote:
其實,T28-200mm的光圈,28到100mm左右是F2.8再到F4.5左右,光這點就已經比肩一堆24-105mm焦段恆定光圈F4的變焦鏡了,更何況還有100~200mm這個焦段,這樣的變焦倍率夾帶著大光圈,還有輕巧的鏡身重量,在過往全幅的鏡頭裡,我是沒看過的。
至於超廣角的部份,可以用輕一點的大光圈超廣角定焦鏡或大光圈變焦超廣角鏡取代就行了。畢竟無反輕多了,也不會再像以前單反時代那樣想到要帶第二顆大光圈變焦鏡頭,有時都重到懶得帶或懶得換那樣來的困擾了,我是比較不能忍受光圈太小的感覺,所以就會想說那就再多帶一顆輕型的大光圈超廣角鏡頭就行了。反正T17-28mm/F2.8跟T16-30mm/F2.8單顆重量也都壓在450公克左右,這我都還能接受,不至於像以前單反時代,一顆大光圈超廣角變焦鏡動輒600公克以上,若要再加上有反機身,這我就覺的累了,更別說帶2顆大光圈變焦鏡頭了。,近期的Tamron都一直出一些輕量化的大光圈變焦鏡頭,實現了讓你攜帶大光圈變焦鏡頭也不會那麼累,那麼掙扎的境界,可說是跟著時代趨勢在走的吧?大概只有Canon自己都在玩自己的變形數位修正,他們沒差吧?
沒錯,我也覺得大感光元件的相機,比起相機,主要就是大光圈的優勢
看到T 25~200mm的光圈變化
決定繼續保留T 28-200mm+ T17-28mm/F2.8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