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ZEISS 蔡司相信有拍過照、甚至電影工作者的朋友都不陌生。而蔡司在與手機的合作軌跡中,目前比較深化的應該就屬從 2020 年開始的 vivo 了。從色彩管理、乃至於高階的 T* 鍍膜,再到目前還是獨家,由手機模擬,還原老鏡頭的蔡司鏡頭包等特色。

在先前 vivo 宣布將在 10 月中旬推出與蔡司深化的最新結晶 X200 系列後,我們也獲得官方邀請,可以前往德國蔡司總部,一探這位「光學巨人」的旗下黑科技!本篇不僅有關於蔡司與 vivo 的影像技術,更驚喜的是可以看蔡司從起家至今的相關藏品,甚至也能看到鏡頭核心的鏡片打磨過程,喜歡蔡司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德國蔡司總部目前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小鎮上科亨(Oberkochen),周遭真的是相當有小鎮風情,同時居民也幾乎是蔡司的員工與其眷屬,甚至到了假日去採買的時候,看到的也幾乎是同事,甚至學校的孩童也都是問自己爸媽是在蔡司的哪個部門

而蔡司總部除了整體的辦公區域,也有囊括蔡司幾乎創業史的蔡司博物館,本篇除了將談談 vivo 與蔡司的合作相關細節,也會花點篇幅來介紹一下博物館內的藏品。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蔡司其實不僅與 vivo 有合作,以往也有 Nokia、至今的 Sony 等。與 vivo 的合作則是可從 2020 年的 X60 起,至今也推出包含有 31 款蔡司合作的機型。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蔡司在與 vivo 的合作過程中,也推出不少有感、甚至是獨家的功能,像是蔡司自然色彩,以及鏡頭迷一定會知道的 T* 鍍膜之餘,在 X100 Pro 系列甚至導入了蔡司的當家好戲,也就是 APO(複消色差 Apochromat)技術。

兩方在合作上也不太存在什麼上下地位,而是平行的方式做動腦討論創意,頻率也是頗高的每週一次,這樣的合作可說相當密切,像是最為獨家的蔡司鏡頭包功能,就是蔡司再討論中建議,並由 vivo 逐步開發出專屬的演算法而誕生的。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至於蔡司鏡頭包不僅只在 vivo 手機上才能使用,近期也跳脫以往只有 X 系列旗艦才具備的狀況,而是去年 V30、以及今年 V40 兩款中高階系列都能使用。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在參訪時現場也有展出蔡司鏡頭與 vivo 手機搭配的鏡頭模組相比較的剖面圖,雖說因應感光元件大小,以及手機體積關係而有差異,但手機鏡頭其實在經過兩方的合作後,其實是跟蔡司鏡頭本體結構是類似的。

不過由於核心的蔡司實驗室題材,目前還需要總部這邊審核,所以能講的資訊其實不多,後續拿到之後再來好好補充一下。以現場來看的話,讓我最有感的應該就是透過 T* 鍍膜的抗鬼影與耀光比較,感受真的超級明顯.....讓拿 iPhone 的我心有戚戚焉(?)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接下來就是蔡司博物館的介紹了。與其說是博物館,但整體空間設計是採白色,搭配採光超好的落地窗設計,陽光灑落時真的看起來相當讚,沒有一般博物館那種學究的風格,反而是頗有現代風格。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在博物館的入口則是有個超大的星空儀投影儀,幾乎佔據展區的兩層樓了。而看到星空投影儀器你可能會想說,啊蔡司不是以鏡頭為主力,或是配鏡片時可能會看到蔡司的鏡片?

其實蔡司轄下的業務可說相當廣闊,除了基本的鏡頭、鏡片以及開山的顯微鏡等醫材領域,由於光學技術的領先定位,甚至也有半導體的相關零件,像是 ASML 的 EUV 部分光學零件就是由蔡司提供,而半導體業務目前也是蔡司獲利最豐的項目。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在博物館中除了蔡司歷史中的重要文物產品,其中一面牆更是有著蔡司創立以來的大事記。而且用的是可以移動的互動式螢幕,只要移動到重要的年份,並點擊按鍵後,就會出現該年份的大事紀,其中也包含二戰後分為東西德蔡司,鏡頭發展史等。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可以說是蔡司開山的顯微鏡事業,在館中也有不少展出的物件,其中也有合夥人之一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的「阿貝正弦條件」公式,同時鏡片也用了化學家奧托·修特(Otto Schott)研發的玻璃,來讓德國也有自製光學專用的玻璃能力,因此不僅可用於顯微鏡,更是為了之後攝影鏡頭、甚至諸多光學材料打下基礎。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在一旁也有身穿太空服的展品,主要是為了呈現阿波羅 11 號登月計劃中,太空人所背的哈蘇相機(不過用的是蔡司鏡頭啦),但這就是單純展示,並不是真品。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另外一區在天花板懸掛的,則是以幾乎復刻的方式,還原的登月相機,分別是以 Hasselblad Data Camera,搭配蔡司的 60mm f/5.6 鏡頭。至於為什麼是復刻,因為真品現在還在月球上.....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另一項珍品則是有特別的擺放位置與文獻說明,則是大名鼎鼎的蔡司 Planar 50mm f0.7 高速鏡頭,初始設計其實也是為了拍攝月球。不過此鏡最有名的事蹟,則是被名導史丹利.庫柏力克改裝後用於拍攝《亂世兒女》中的燭光景。目前此鏡僅存十顆,而展出的這顆更是由庫柏力克遺產委員會借給借給蔡司展出的。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另一區以牆面呈現的,則是以蔡司的光學技術,包含鏡頭等推出的相關相機,包含古早的 3D 立體底片相機、著名的 Rolleiflex 腰平雙眼相機、Contax G1 等經典相機。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展櫃中甚至連超迷你,卻有精密機械結構(因此也難以上手),近期才復刻的 Rollei 35 底片機都有展出,我自己防潮櫃也有一台銀機,感覺與有榮焉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一般人對蔡司的認識,可能不是鏡頭、就是眼鏡鏡片。在博物館中自然也有關於眼鏡的相關展品,甚至連望遠鏡、狙擊鏡等都是蔡司有推出的商品!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醫材部分,現場也有展出蔡司推出的驗光儀等產品,不說你不知道,目前近視雷射常見的Smile 飛秒雷射,就是由蔡司開發的。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而藉由顯微鏡的技術延伸,也能做到針對牙齒專用的顯微鏡,甚至能藉由不同光源來檢測口腔的不同狀況或病灶。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剛有提到蔡司目前獲利最高的事業體,無非就是半導體產業,這也多虧光學技術能力,在1977 年開始與 ASML 做策略合作,因此在 EUV 的部分光學精密部件,即是由蔡司提供的。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現場也有展出一些製作的著名 CPU,比較近代的有 Apple M1 晶片,而對於本站網友來說,不得不拍的就是看到名字一定就有回憶的 Intel i468DX 晶片了。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最後我們也有幸獲得蔡司邀請,可以一虧其鏡頭的部分組裝與鏡片打磨過程,示範的是目前還是會由人工打磨鏡片與組裝的電影鏡頭,因此產量也來的相當少,官方表示一個月大約僅能出產十來顆而已,而且價格也所費不貲,像這顆是停產的 CP.2 21,查了一下價格幾乎都破十萬,甚至也有百萬的鏡頭。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至於鏡頭筒上密密麻麻包含品名、光圈環與對焦環等刻度資訊,雖說是用機器雕刻,但上色這邊也一樣是手工進行,感覺一整個溫度就上來了(?)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而要正式處理鏡片之前,這邊可以看到玻璃這邊都是呈現藍色光澤,其實這是官方有意為之的鍍膜,為此就能防止運送過程中刮傷重要的鏡片,在後續的研磨過程中就會洗掉了。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官方為我們示範的,則是針對鏡頭的邊緣處研磨拋光,完成後則是把拋光後的邊緣塗黑,如此在光線藉鏡片反射時,就不會從邊緣到處反射影響畫質或造成鬼影等。


直擊德國蔡司總部:從鏡片出發的光學結晶! ft.vivo影像技術
這邊也能看到不同部件的鏡片在經過塗黑,並洗去藍色鍍膜後的模樣。而且具了解指出,其實不管是鏡片研磨,還是組裝工序,對蔡司來說反而不會是以「勞工」的角度檢視,而是崇高的工匠角色出發,要是技術有到一定能力,待遇甚至能跟高階管理職位平起平坐,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匠人精神之體現吧?
2024-09-28 17:11 發佈
專業,高級的鏡頭廠牌!
真的是相當厲害的技術工藝
蔡司鏡頭拍照好看
感覺蔡司比萊卡好,下次真的要考慮蔡司合作的VIVO了
能參觀蔡司總部還蠻特別的體驗
也可以看出對vivo的重視特別掛了旗幟
做足了面子
感謝介紹,希望有機會也可以去德國蔡司總部參觀看看~
- Manu
能上太空的 絕對有它的價值
難怪這麼知名
486打錯了,=>468
早期徠卡有跟國際牌合作,畫質不好。
徠卡有不少相機,我也覺得畫質不怎麼樣,
只有少數畫質還行,極少數畫質很好。
不過小米手機搭配徠卡,畫質是真的不錯。
蔡司我從nokia手機開始接觸,
雖然只是鍍膜,但畫質是真的不錯,
在手機界算是翹楚。
用過n73,n8,lumia 1520。
後來配眼鏡也用過蔡司鏡片,
號稱蓮花鍍膜,結果也沒很耐用。
德國光學大廠,我還是喜歡信乃達,
早期跟柯達相機合作,
後面幾乎就消失在消費級市場了。
我目前用oppo find x5 pro,跟哈蘇合作,
哈蘇只是協助影像調教,並沒有參與硬體。
拍照品質是不錯,但拍照體感卻很差。
下一隻手機應該會換其他廠牌,
沒意外的話,很有可能換sony,
我上一次用sony手機,還是他剛收購易利信的時候。
感覺蔡司的技術與品質應該比萊卡好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