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vo 近幾年機型的發展其實越來越明確,有著蔡司加持的旗艦 X 系列之餘,主打中高階機型的 V 系列則是以人像做為出發點,並在歷代中搭配各式不一的柔光環強化特色。今年再度推出的 V29 系列,與前輩相比一樣是有著主鏡頭補光的柔光環,但這次 V29 則是多了色溫調整,在各式環境下就能補正膚色,甚至打出氛圍感也不是問題!
▌開箱與外型
- 外盒
- 外盒
- 外盒
其實 V 系列除了 V25 沒有柔光燈設定,其餘款式幾乎都有相關硬體設計,這次在 V29 上則是直接將外盒設計融入,看來官方已經正式把柔光環與 V 系列綁定了。

盒裝配件則是與一般手機差異不大,這邊為了降低包材設計,將保護殼與底部收納空間坐在一起。

V29 螢幕配置 6.78 吋 2,800 x 1,260 解析度的 AMOLED 面板,最高支援 120Hz 更新率之餘,也因應 Q9 發光材料的使用,讓螢幕峰值亮度來到 1,300nits,並有 10.7bit 色彩,以及2,160Hz PWM 調光等。

V29 與前代相同,都是用了曲面螢幕設計,裸機使用的話可能會影響握持手感,當然加上保護殼就沒什麼不同了。

顯示設定與前代差異也不是太大,主要可調的包含基本的更新率、色彩模式與視覺強化功能。
- 更新率
- 螢幕色調
更新率一樣有智慧、120 / 60Hz 三種調整方式。色彩調整也有三種顯示模式,以及更精細的色輪調整。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
這邊也附上以 Youtube HDR 的範例給大家做個參考,基本上一定是可用的水準。

與前代主打類似玉質的「顏如玉」外型類似,本次 V29 則是以所謂的「3D 粒子水墨工藝」,簡單來說就是在機背呈現出水墨畫般的山水情境,主打的款式則是山海青。

近看可以發現機背上有滿滿的「水墨粒子」,其實有點像以前手機的金蔥感,而 vivo 這邊是說有透過磁力方式來做出光影感。

這邊也附上 V27 顏如玉給大家參考,機背可以做的類似玉質的調性真的是不簡單啊....

加上透明保護殼後,機背的水墨風情也不太會被改變,但要注意的是由於山海青調性比較亮一點,要真的呈現出山水畫的那種感覺,就可能要在陽光或是強烈光源的照射之下才會出現。
- 裸機重量
- 含保護殼重量
V29 機身尺寸為 164.18 x 74.37 x 7.46mm,官方重量為 186g。實際以電子秤測量,空機則是 185g,含保護殼的重量則是 203g。
- 機頂
- 機底
- 左側
- 右側
中框的設計則是與前代一致,機頂一樣可以看到有著專業人像的字樣,機底則是揚聲器(無雙喇叭)、USB-C 連接埠、mic 與退卡槽;電源與音量鍵則都集中在機身右側。

退卡槽則是基本的雙 nanoSIM 卡,並支援 5G + 5G 雙卡雙待、5G 頻段則有 n1 / n3 / n5 / n7 / n8 / n20 / n28 / n38 / n40 / n41 / n66 / n77 / n78。
▌相機
- 主鏡頭
- 前鏡頭
V29 在相機的組合與 V27 雷同,不過廣角從 50MP Sony IMX766 改為三星 GN5 f/1.88(具備 OIS)+ 8MP f/2.2 廣角 + 2MP 微距鏡頭,前鏡頭也一樣是 50MP,並具備自動對焦機能。

這次主打的柔光環部分,與 V27 相比之下直徑提升了 20%,號稱整體發光面積是一般閃光燈的 20 倍,藉此加大照射面積降低陰影之餘,本次 V29 柔光環的主打之處,就是在色溫的可調性上,可調的範圍在 1,800K 至 4,500K 間。
- 柔光燈調整介面
- 過熱停用
V29 這次的柔光環這次也多了色溫調整功能,其實在 V25 的柔光燈就有這項功能了,只是那時的雙色溫柔光燈是位於前鏡頭,不像 V29 可調的範圍那麼大。另外,這邊在試用時發現,如果柔光環開了一段時間,手機會出現過熱提示並關閉柔光環,但機身其實一點溫度都沒有.....可能是個基本的保護機制吧?

由於柔光環是以主鏡頭為主,前鏡頭則是僅能靠螢幕發亮的柔光方式,還是令人期待 vivo 哪時會出前後鏡頭都有柔光環的 V 系列啊.....
- 主鏡頭介面(自動夜景)
- 自然色彩
V29 在相機介面也是維持 vivo 近期的調性,也同樣有自動夜景以及自然色彩等功能,不過兩者不能兼得,這點倒是蠻可惜的。
- 拍攝功能
- 拍攝模式
- 浮水印
拍攝功能與模式基本上也是大同小異,這邊就直接看圖吧。另外,由於 V 系列並沒有蔡司的冠名,因此浮水印就是單純以 vivo V29 為主,不像 X 系列會有專屬的蔡司浮水印。
- 專業模式
- 調控選項
專業模式這邊也提供最長 32 秒的快門速度,並有 RAW 無損格式、間隔拍攝與包圍曝光等功能可用。
- 主鏡頭夜景
- 前鏡頭夜景
前主鏡頭一樣支援夜景模式,不過在主鏡頭支援夜景的狀態下,需要開的可能就是演算而來的星空與超級月亮功能。
- 人像模式
- 主鏡頭景深樣式
- 前鏡頭景深
- 風格濾鏡
由於 V 系列並沒有蔡司合作,因此也不會有專屬的鏡頭包,改為更改散景樣式如愛心等樣貌做呈現,其餘的風格濾鏡等功能則差異不大。另外,有趣的是 V29 在開啟自拍時,會自動被導入人像模式,而沒有自拍的一般模式了。
- 主鏡頭美顏(人像)
- 前鏡頭美顏(人像)
- 主鏡頭美顏(夜景)
美顏模式一樣有經典與自然兩種,但只有自拍時才會同時支援,主鏡頭僅有自然、自拍夜景模式則是經典美顏。
- 錄影介面
- 錄影畫質
- 微電影模式
錄影畫質部分,前與主鏡頭皆支援 4K 30fps,比較可惜的是沒有 4K 60fps 的支援。另外,還有一個具備多個參考情境的微電影模式可用。
- 標準防手震畫質
- 超級防手震畫質
- 夜景錄影畫質
- 美顏錄影畫質
- 人像錄影畫質(同時開會降到HD)
其他畫質部分,除了標準防手震可以在 4K 30fps 最高畫質之餘,大多主要的功能都會被定在 FHD,要是美顏與人像混用的話,則是會降到 HD 畫質。
▌實拍
日拍- 超廣角
- 廣角
- 2x
- 超廣角
- 廣
- 2x
實拍部分由於近期天氣的關係,本次測試就選在室內,首先這兩組算順光的場景中,可以發現 V29 在三個焦段的色溫與亮度的一致性上還不俗,不會有太明顯偏離的狀況發生。本次我幾乎也都有開啟自然色彩(只有一般模式支援),色調上就不會有 vivo 原始那種太濃烈的感受,雖然整體對比感還是較高。
畫質表現部分,超廣角的 8MP 基本上就是那樣,市內縮圖其實多少可見一些鬆散的樣貌,廣角整體畫質尚可,但基本上就是中階水準,2x 則是會有更近一步的衰弱,不過縮圖幾乎都是可用的。
- 超廣角
- 廣角
- 2x
下一組是稍微有些逆光的場景,這組整體亮度還是以背光的室內為主,窗簾部分就稍微過曝,不過整體氛圍做的還是頗為討喜。不過在色溫上可以明顯看到,廣角與 2x 整體就偏暖調一些,我自己是比較喜歡超廣角的色調表現。至於畫質部分,單就廣角與 2 x 來看的話,逆光之下還是多少會影響畫質表現。
- 超廣角
- 廣角
- 2x
- 超廣角
- 廣角
- 2x
下面兩組則是單純景物的表現,在色調表現上一樣有著不錯的一致性。不過兩組在超廣角的亮度表就稍微偏高,畫質也是最為鬆散的,廣角與 2x 畫質則是相對可用。
柔光燈
- 柔光燈開
- 柔光燈關
- 柔光燈開
- 柔光燈關
這邊也先用人像模式搭配柔光環做拍攝,兩組範例可以明顯發現到開啟柔光環後不僅臉部的亮度有所提升,也減少陰影之餘,對於肌膚的色溫校正也是相當有感。尤其是人像模式不支援自然色彩,相當容易拍出偏暖綠的膚色,有了柔光環也能讓肌膚維持自然感。
- 柔光燈關
- 柔光燈開
- 夜景模式
柔光環在 V29 的面積雖然有提升,但面對半身以上的焦距拍攝,明顯整體補光的強度會低上不少,如果是在較黑的狀態下或許有感,但半暗半亮的環境下效果就沒那麼明顯,甚至夜景模式的整體亮度都比較高,因此建議在半身以內搭配柔光環會比相對適合。
- 柔光燈開
- 閃光燈開
至於柔光環與一般閃光燈的比較,相信不需多說什麼,直接看圖就明顯可以感受到差異。除非你是想拍類似 CCD 那種「復古」的調性,不然還是開柔光環會自然一些。
人像 / 自拍
- 廣角人像
- 2x人像
- 廣角人像
- 2x人像
剛剛柔光環已經有概略看到景深模式的樣貌,可以發現 V29 一樣維持 vivo 傳統,整體風格對比偏高之餘,在沒有自然色彩的加持之下,色調就會濃重不少。值得稱讚的是 V29 在景深的成功率倒是做得不俗,雖說過渡自然感還是有進步空間,但摳邊真的沒什麼明顯瑕疵。
- 廣角人像
- 2x人像
這組剛剛也有以一般模式拍攝,就可以看到有無自然色彩之下,飽和度的差異有多明顯.....當然這些都是可以透過後製去改善的,只能說 vivo 本身的調性就是高對比與高飽和的討喜路線,但對在意膚色的人來說就可能要花點功夫。


這邊也搭配一些 vivo 常用的復古濾鏡給大家做個參考。
- 人像範例
- 人像範例
- 人像範例
- 人像範例
這邊也同步附上其他人像模式的範例給大家參考。
- 自拍
- 自拍
vivo 近期在自拍上,也是跟 OPPO 相同是不需太過擔心的廠牌,尤其 V29 也有 50MP 的高畫素,搭配美顏效果,甚至畫質感覺比廣角鏡頭還好.....這邊就直接看圖吧。
- 一般
- 螢幕柔光
- 夜景模式
由於 V29 不像 V23 有自拍補光燈,這邊就以一般、螢幕補光與夜景模式做個對照。可以發現夜景模式還是亮度相對較高的組別,而且畫質還更好;至於螢幕補光的光質則還是偏硬一些,比較容易拍出臉上的油光等瑕疵。
夜景
- 超廣角夜景
- 廣角夜景
- 2x夜景
- 超廣角夜景
- 廣角夜景
- 2x夜景
夜景第一組六張基本上是在類似地點拍攝的,第二組可以看到超廣角色調明顯偏暖一些,其餘 5 張照片的一致性就做的不俗,只是部分組別的飽和度就有點太討喜,天空明顯整個藍掉.....
整體的畫質呈現上,超廣角縮圖在暗處就能看到畫質衰弱,廣角與 2x 雖說塗抹感還是蠻明顯,但以中階機表現來說已經在前段班的位置了。
- 超廣角夜景
- 廣角夜景
- 2x夜景
- 超廣角夜景
- 廣角夜景
- 2x夜景
最後兩組可以看到亮度對於 V29 的畫質差異,第二組在建築本身光線夠的狀態下,即便超廣角與 2x 塗抹感較重,還是能看到建築的整體細節;而第一組亮暗反差大的狀態,V29 對於亮部與陰影的曝光調整也不錯,但超廣角陰影就有明顯的鬆散狀況。
▌功能

V29 內建基於 Android 13 的 Funtouch OS 13 作業系統,整體來說一般設定與其他 vivo 手機差異不大。
- 連接設定
- Wi-Fi設定
- VoLTE / WiFi通話
- 有通話錄音
網路連接部分,V29 支援 Wi-Fi6 與藍牙 5.2 等機能,通話也有目前主流的 VoLTE 以及 Wi-Fi 通話,機身也內建通話錄音功能。
- 安全性
- 快捷輔助
- 遊戲魔盒
其他功能部分,安全性提供臉部辨識與螢幕指紋解鎖,同時在快捷輔助與遊戲魔盒相信 vivo 的用戶也不陌生。

V29 配置高通 S778G 處理器,並有 12GB+ 256 / 512GB 兩種版本。這邊以安兔兔 V10.0.10-OB10 跑分,得出 603,770 的成績,基本上就是中階機種的表現了。

3DMark Wild Life 壓力模式則是 2,490 至 2,463 分的區間,耗費約 5% 電量,最高溫 36 度,以成效來看可以看出成效來看可以看出 V29 就真的不是以效能見長的機種。

V29 內建 4,600mAh 電池,並支援最高 80W 的快速充電,充電器則是 USB-A 的連接埠。

這邊以 50% 螢幕亮度與 120Hz 更新率,連接 Wi-Fi 並關閉藍牙與定位做 PCMark 3.0 續航測試,得出 15 時 38 分的成績,也是水準之上。

充電這邊則是將電量消耗至 5%,並以原廠充電器材進行測試,最後約花 43 分鐘充至 100%。
▌小結

整體來說的話,V29 跟前代的差異屏除處理器等硬體規格差異,就核心的亮點來看,最大的提升自然還是在柔光環的色溫可調與面積提升上。這次可調色溫,甚至自動選擇這點實用度也相對高,對於人像本身的光線、膚色以及常遇到的陰影問題都能做改進。
至於相機的整體表現上,廣角與 2x 基本上在縮圖用於社群平台是絕對沒問題,而這個 8MP 超廣角明顯就是想跟旗艦做出區隔而做的犧牲,比較像是拍有而不是拍好.....光線充足之下當然沒問題,只是遇到昏暗的地方就.....

整體來說,vivo V29 延續了歷代的主要特色,同時在逐步的改善痛點,只是對於主鏡頭來說柔光環雖然有用,但也不是每個水水都能找到朋友以主鏡頭幫拍吧?或許可以期待一下 V30 能否讓前後鏡頭都有柔光硬體,相信就能真正解決問題了。
雖說整體用起來有著不少好處,但 V29 的開價可能就會是令人考慮再三的地方,畢竟主打高性價品的小米 13T 系列售價幾乎一樣,不管徠卡功能加持,光是旗艦處理器以及望遠鏡頭,反倒讓 V29 缺失了不少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