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開發Android 核心經驗的大大可以解釋就更好了!
關於新舊帳號時間軸的差異,簡單來說,雖然都是叫時間軸,
但舊帳號用的其實是"location history", 新帳號用的是“Timeline", 功能沒差,
主要是舊帳號的記錄是在雲端,新帳號是記錄在行動裝置(手機)上。
然而功能目的雖然一樣,但程式架構應該會差很多,
這就是為何舊帳號設定名為“定位記錄”,而新帳號名為“時間軸”,可參考前文比較圖。
而舊帳號沒有“備份雲”,是因為它的時間軸本來就在雲端,
所以相同帳號不管登錄在那個裝置或電腦,都可以同步時間軸;
但新帳號因為是記錄在本機,所以若不開啟雲端備份,換機或重置,時間軸就會遺失。
(想請有兩台可開啟時間軸的機友試試,用同樣的新帳號,不開啟備份雲,是否兩台看到的記錄會不同?)
這樣的改動我想應該也是像google相簿一樣,
以前不記入該帳號的雲端空間,但現在要備份時間軸是會吃掉雲端空間。
至於為何新帳號可以觸發時間軸,我的猜測是,
因為“新時間軸”的記錄方式是存在機子上,
所以手機的系統核心要有一塊記憶區域及程式架構是保留記錄時間軸
(而且通常是較新版本的android),
若陸版的核心有保留該區塊,只是沒有Enable,
然後因為軟體有bug讓“備份雲”開啟時把時間軸通路觸發了, 才開始記錄!
而有的機子用新帳號開備份雲仍不能開啟時間軸,
有可能是系統核心的時間軸區域架構不完整或整個移除,所以沒辦法用漏洞的方式啟動。
所以我還是覺得陸版可以啟動時間軸其實是bug, 所以也許哪天又不能用其實也不奇怪了。
shng wrote:
看到Google Map...(恕刪)
謝謝大大的資訊喔!

根據官方說法是在裝置記錄加密更安全當然只能相信,
真正理由是什麼,可能就如大大所說也許跟(美國?)法規有關。
至於陸版手機不開放時間軸是不是陸廠決定還是Google的決定,
它們兩造有什麼協議或規範,好像也沒有公開(應該也不會公開)的文書去說
在大陸那些GMS模組不能使用,所以是Google不給用,還是陸廠不想或不能用(法規?授權費?),
就不得而之。
不過就軟體層面來說,不過是什麼方式手段,若可以讓某隻陸版手機打開時間軸,
那至少可以確定它的核心架構是有保留時間軸程式模組, 也許不是很完整,
但至少功能是正常(或部分正常)。
另外我試過將時間軸takeout, 舊帳號為Location History記錄的,
可以下載,他會造年月分目錄,記錄是Json格式,裡面有座標時間等記錄。

但是新帳號為Timeline 模式記錄的,takeout下來只有記錄你備份雲開關的時間,
然後跟你說"你有加密過的timeline資料在google server" XD
不過也證實新timeline機制已經不儲存在原來Location History區塊。

更有趣的是timeline的備份說明,明明有匯入功能,但實際選項只有刪除。
不知是不是我上面說的即使開啟時間軸但有些功能不完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