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最近海軍事件那些確診案例幾乎是遍佈全台,搞的去哪都好像很危險
只能看著愛車整個週末停在那,卻苦無機會可以騎著他出去溜搭溜搭
這對於愛騎車的人來說實在有些痛苦(不過非常時期,本人是非常樂意配合,畢竟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不過因為這次疫情也發現了一些iE125可能平時看不到的優點,好比說先前就有看到網友建議要強化換電站消毒與清潔這件事

理由不外乎這次病毒是可透過接觸感染
也因為這樣,政府才會不停呼籲避免群聚或是去人多的地方
然而相較於大眾運輸工具政府已經強制推動了應對方針
但對於像是加油站、換電站、充電站這些觸摸人數眾多且無法掌控誰碰過這些設備的地方,顯然變成了防疫破口
也因為這樣,過去偶爾會去外頭快充踩點的我,防疫期間也幾乎改為只在家裡充電而已
充著充著,也就意外發現,其實iE125可以家充這件事,也因為這次的疫情,意外發揮了他的實用性
不但減少出門與大眾接觸的風險,在家這樣追個劇或是睡一覺起來
基本上就是隨時滿電的狀態,相較於那些擔心說去到一些公眾場合補電、換電或是加油
會不會有什麼風險的人,現階段這樣卻意外顯得輕鬆沒有壓力,還是可以天天正常用車
這應該是很多當初因為換電選擇換電電動機車的人們所沒有想到的地方
縱使這些換電車也可以選擇購買像是Gocharger這種充電器在家裡充電
不過就他的充電效率以及額外增加的成本,我想會買換電電動機車的人會加買充電器的一定是少之又少
反觀一直以來大家總是在戰說「換電好還是充電好」
在這次疫情中,更是感受到「這問題真的有意義嗎?」充電與換電本來就各自有優點
等到充電站陸續建置完畢,佈點密度做出一定的程度
方便性我想信也不會比換電插到哪裡去,更不用說發生像是現在這種疫情的影響,反而讓充電變成較為安心或有保障的選擇
基於這樣的理由,更覺得說任何人都不應該因為模式不同而互相排斥,反而如果兩方都能持續發展,且都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我覺得最大獲益者一定還是我們這些做選擇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