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c wrote:這個重量我記得有含散(恕刪)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47665新一代的電池也花了心思進行改良,包括能預防膨脹爆炸的更低密度電池以及電池設置在機車底部配上散熱板後更容易散熱電池應該不包含散熱板會提到重量,主要還是看到能量密度的數值不過看到上面文章,我也知道答案了....低密度電池.....
Ramsa wrote:https://www(恕刪) 這到很有趣了, 在各家電動車廠商包括gogoro都在繼續提高電池密度的同時, 中華卻採用更低的密度, 這密度比gogoro的舊電池還低耶如果iE125的電池能量密度拉到跟gogoro 21700相近的話, 容量足足可以再提升60%
chanp wrote:我記得為了快充只好選(恕刪) 這犧牲好像有點大? 尤其像我這種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快充的不過tesla有超級快充,能量密度也在業界領先,這兩者好像不用做到這麼大的tradeoff,難道是合作的電池廠商技術不太夠?
jackc wrote:這犧牲好像有點大? (恕刪) 目前技術上就是如此要密度大相對的充放電速度就會比較慢目前查的到 GGR電池座規格表GC12 (GoCharger® Plus 智慧電池快充座)最大輸入電流:10.5A / 100VAC最大消耗功率:1050W輸出電壓 50.3V最大輸出電流 : 9A充電時間約3~4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