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e-moving的DIY輪轂馬達

kaiman凱 wrote:

恩恩,我覺的以上都對,挑了terry

因為預算而決定買小E的消費者,到後來很多人也是會因為預算而離開,一台3萬多塊買回家,過2-3年換電池就要1萬5左右,絕大多數的人就會放棄騎電動機車。要換別台馬力大一點的電動機車,也會因為車價太高,不願意去換,進而對所有電動機車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車廠應該要在DM上讓消費者知道,要換電池的費用是多少,不要一昧強調騎電動機車成本很低,只要日後消費者一碰到要花錢的,就讓這個低成本的優點反而變成一大缺點,日前還看到新聞說台東的人抗議,車子很便宜,但換電池太貴,政府的補助都不夠,乾脆報廢了。




es2mac wrote:
我來外行人亂猜一下輪...(恕刪)


E大的話一點都不外行。
的確是這樣,

對現在的電動汽車,大家都認為未來用輪轂馬達直驅是最後目標。但大家又非常謹慎,不敢輕易投入研發。因為技術和製造難度上很高。目前看似比較合理的辦法,仍然是用側邊馬達,再通過萬向節來連接車輪。

kaiman凱 wrote:
教學DIY而已,我反...(恕刪)


凱大說的是這張表格嗎? 之前凱大發佈後我就備份下來了...可惜有點模糊


變速馬達也正在研究,想類似檔車的做法,而非cvt,而換檔會自動換檔,但中間會有頓點,有點像我的雪鐵龍c3的自手排(非手自排),後半加速換檔則是靠控制器弱磁等於再打進高速檔,好處是能稍稍減少齒輪消耗(但還是會比直驅消耗多)。
r780131a wrote:


凱大說的是這張表格嗎? 之前凱大發


是的是的,就是這張,可惜模糊了,又無法在這說我原po處,大家只好忍著點看,基本上有鉛酸,鋰鐵,鋰三元由電壓判斷電量換算表。

你沒看錯,有鋰鐵,是誰說鋰鐵無法判斷,他就是能,而且還相當準。
周五開始用三天幫另一位e-moving車主上小魔,之前已經幫他做好48v60ah三元放進原廠20ah鋰鐵的盒子。




首先還是上二代後臂




然後加工馬達,分開相線與雙霍爾線,然後幫霍爾線包上錫箔



接著做一條接地線纏上錫箔,然後用絕緣膠帶包起來,未來這條接地線接到車身。




控制器端用9pin一般接頭(因為我準備放馬桶內),但記得,要把高壓電門線獨立出來,建議雖不會遇到水,但還是用防水接頭



主線用9芯隔離屏蔽線,用了屏蔽線,記得要像霍爾線一樣,把外圍屏蔽線接出一條地線接車身。




一直接車身,但車身根本沒接到電池,怎麽辦。
這樣接,做一條線,中間加上5a保險絲,然後再串一個100歐姆電阻,從電池負極接到車身。
這步驟相當重要,兼顧車身短路安全性與消雜訊。




準備上卡鉗,鎖點都設計便便了,直上就行,沒技巧。





上總泵跟轉把,轉把建議改接頭,就把原廠防水接頭退pin,然後重接上新轉把,車外接頭我建議都用防水接頭。








附上上周帶剛驗完準備上市的德國虎,放上油電wish全家去台東並從民宿三貼上鹿野高臺看熱氣球花絮

其它過程明天補齊喔!做到晚上才想到要補照相,一直做中間很多都忘了照

kaiman凱 wrote:
周五開始用三天幫另一...(恕刪)


請問凱大優化後的e-moving是否可用原廠充電器?
面板是否會有錯誤燈號?
謝謝!
加油~~~
zoes wrote:


請問凱大優化後的e-moving是





儀表自然也換了。




控制器散熱片外露於馬桶後方




除了斷路開關,還加裝150a融斷式保險絲。




因為車主職業是收費員,所以每日需要130公里以上續航,往返公司交換電池會浪費相當多時間,而訂製60ah其實還不夠用,因此在腳踏板能放原廠電池,由另一顆斷路器控制開啟主電池還是腳踏板原廠電池。




今天做完才補一些照,車主表示能因為少交換電池,而得到相當大的業績與時間浪費。

kaiman凱 wrote:
做一條線,中間加上5a保險絲,然後再串一個100歐姆電阻,從電池負極接到車身

這部分原廠車沒有嗎?記得原廠好像就有這樣設計
優化中華 e-moving 系列~

套件越來越完整了,說明越來越仔細~

因為已離開原廠保固了~各車主應該具備基本故障排除能力,要不然凱大會很辛苦,車主夠多的話,

如果能有優化後使用說明書,那就更棒了~

督促原廠往優化方向改進,最好原廠就能有優化後2/1改善空間,直接進原廠優化維持車身保固,

電池按各車主需求有不同容量20AH、40AH、50AH並改成租賃,或分期的方式,電池無須保固,只要終身保修,我想會更多人買單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