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sbella wrote:您好~我的 e-mo...(恕刪) 舉手!!!前一二個月也是出現er突然不能騎,去檢查說把手壞了(我超少在騎的也會壞,快3年了還騎不到2千公里)當時是跟我說換把手一千五百多(詳細修好多少錢我不確定),但我沒修想說再撐一下~~現在幾乎都沒辦法騎了,要來去花小朋友了
E-moving真的是虧錢又不環保買的人會後悔想哭的車2010年出廠政府根本就不理連充電站都設這麼少電動車還不敢做大台的原因:技術還在幼稚園要實現大馬力高電池量的電動車根本在做夢本人認為電池技術有重大突破電動車時代才可能真的來臨充電站的規格也需要有電池基礎
playcheng wrote:E-moving真的...(恕刪) 哪你以為汽油機車在台灣剛開始發展就有多好?還不是累積30-40年的技術研發,才有現在好用的速可達機車...拿一個已經在市面上賣了30-40年產品在跟剛出生沒10年的產品比?會不會差太多了...其實電動機車並不是不好用或產品爛,主要是政府要讓電動機車慢慢燉青蛙方式上市,慢慢的吃掉汽油機車的市場,萬一上市的電動機車功能就比汽油機車好,價格又差不多..你想會造成什麼現象?雖然我比較頃向政府應該一開始就不要限制太多,讓市場競爭由人民來決定..但在台灣的施政官員,所真的步驟太慢了在台灣的市場很少會有競爭,這也就是為何一旦開放歐美大陸產品進來後,一堆人都在抗議,因為他們知道拼不過這些價格。也就是說我國政府的太保護這些農漁商的企業或生產者.工業用電居然是用百姓的用電去補差額,這些企業賺錢關我百姓有啥關係,為何要百姓花錢去補助用電.企業營利分紅也沒有分給百姓.漁船有加油補助,但是魚貨還是賣的很貴。交通公司在高速公路或油價都享有政府補助,票價還是漲不停.農民享用休耕補助免稅補助,但是這些產品還是持續在漲。建議政府應該公平公正的開放市場,讓商家跟企業不受保護跟補助,讓市場回歸人民購買來決定這些企業商家的存活.說真的就算這些企業商家都倒了,還是會有無數的商家跟企業站起來,沒必要一直保護這些吃的肥肥的又不肯回饋社會的商家跟企業。還有就是把地價稅(空地稅應該加重),回到基本面,該抽的稅還是依照市場市價來抽稅,不是國庫沒錢嗎?抽稅不跟有錢人收,跟窮百姓抽有用嗎?只會造成生育力下降,生活不下去誰會想生?
交通公司在高速公路或油價都享有政府補助,票價還是漲不停.-------------我剛才有興趣查了一下,台灣的鐵路車票價格。以台北到高雄為例,路程約350公里。自強號的價格是170元人民幣。高速鐵路的價格是300元人民幣。然後拿上海到南京比較,剛好約300公里。大陸的車次分多個級別,4567(四個數字)普快,小站車,無空調,時速120.K,直快,大站車,時速160,T,特快,直達車,時速160,D,動車組(每節車廂自帶電驅動力),時速200以上.G,高速鐵路,時速300以上.2002普快 上海南 南京 04:16 08:32 4小時36分 硬座40.5元(也是沙發座)K2168/K2169上海 南京 04:10 07:59 3小時49分 硬座46.5元T52/T53特快 上海 南京 20:26 23:56 3小時30分 硬座46.5元T7606/T7607特快 上海 南京 23:30 02:58 3小時28分 軟座71.5元D282/D283動車 上海虹橋 南京南 06:30 08:03 1小時33分 二等軟座89.5元G102高鐵 上海虹橋 南京南 07:00 08:14 1小時14分 二等軟座134.5元台灣的自強號和大陸的K和T的意思差不多.台灣貴了三倍.而台灣高速鐵路貴了約一倍.我講這麼多,是看到某次有台灣人乘坐大陸火車的經歷,還寫成文章,好象蒙蒙籠籠,和我議論台灣的事情差不多.基本在瞎說.那些硬座車廂的列車都還帶軟座車廂的,區別隻是沒有站票,價格稍微貴些.所以,要想免打擾,要買軟座的,即高等級車廂的車票.至於大陸的高速公路的長途班車.比如說上海到杭州200公里,坐K和T火車32元已經好極了,和D,G車比較,在時間上差異也不大.做長途大巴從上海到杭州市中心的價格是80元左右.當然這是頂級公司規範服務標準.普通營運公司的價格要低一些.好象有人談到台灣做大巴比火車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