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使用上是無縫接軌,但停車跟汽油車一樣,除了特殊地點,不然現階段是沒有專屬停車格,聽說某些縣市有要推廣,但實質上還沒看到。
路邊停車的日常...免費的...兩格塞三台


公有停車場,有付費的一車一格


既然是日常,就免不了會洗洗車,我習慣洗車順便檢查車況
分享洗車經驗,順便做防水性試驗,
USB充電孔沒問題,注意塞子,洗車不用擔心進水、損壞

踏板設計是弧形往兩邊,排水很快,但放大件物體(如箱子)時會稍微搖晃

如果踏板做平坦一點,又兼顧排水性,應該不是很難的設計。
正面車體件下半部份的設計,因前土除不長,車身下部容易髒汙,要特別清洗。

有看到網路上有販賣加長的前擋泥板後段,價格不貴,
如果受不了了,日後再來買來裝。
細部檢視前碟煞設計、配了金屬油管、三角台以上有包覆起來,碟盤內側有一圈黑色痕跡,不知是否磨不平均?這可能要請有經驗的人解答。


後碟煞設計
後輪周邊 有人說是汽車廠水準,來自於設計的強度太高,
比一般的二輪螺絲多很多,後輪拆換要先拆外蓋,花時間長,還好一時之間還沒要換胎,就交給保養對應。

置物箱的空間雖然不是最大的,因為十分方正,其實可裝的東西不少,還沒有塞爆過,後面的小平台是我幾乎都會用到的方便置物緩衝區,蠻方便的。

必要時充電器也可以帶著走

APP有時好用
手機開啟藍芽就會自動連線,主畫面會顯示牌照車色及幾個重點功能控制,其中一個是車輛開機功能,有幾次鑰匙沒有在身上,剛好利用這個功能成功解圍……還有車輛資訊。

後面有一個鼓勵節能的畫面

保養費用爭議似乎暫時有結果?
洗車加自我檢查車況,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下次的3000多公里,我應該也是選擇換油就好,站在消費者立場,畢竟使用上就是一部機車,正常使用下希望使用成本越低越好。

iE125的產品性能不差,但不知為何銷售量沒有這麼大量?往好一點方面想,是不會像GOGORO這麼車聚,但原廠可能要加把勁,讓更多人了解這車的好,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周邊配件自然蓬勃發展,是車主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