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光陽轉投資印度新創22MOTORS改名: 22KYMCO+新動態

居然沒有立即把出口轉內銷?

昨天在印度舉行記者會, 新車款順勢推出...嗯難怪沒有立即被台灣媒體報導直到今天, 因為為新車款的輸出只有2.1KW, 真的在台灣會被嗤之以鼻...

摘錄自: https://saydigi-tech.com/2019/06/7270.html?fbclid=IwAR31_L75nvSAzRtsseEsNTskw3agtEPGnwqxhf4YrN-L1bqPWvWy5LPeITM
===

...台灣最大機車品牌光陽,在去年(2018) 10 月宣布與印度電動機車新創品牌 22 Motors 合作,並宣告購入 25% 股權並投資設置工廠與能源交換站。就在昨天(2019/6/12)於印度舉辦記者會,宣布加深合作創立聯名品牌 22 Kymco

全新 iFlow 智慧電動機車售價為 9 萬盧比,折合台幣約 40,800 元..

===
極速只有60公里, 從報導內容看來, 使用的是IONEX 1.0架構樣子, 車內有核心電池, 自租電池標配二顆


印度新創官網: http://www.22motors.in/aboutus.html

只是內容全都以光陽為重, 入股的最大股東自然有主導權, 恭喜光陽在印度終於有了自己的公司, 也圓了帥董想在一年二千萬台印度機車銷售市場裏插旗心願, 其他業者去玩沙吧

2019-06-13 14:22 發佈
小客5509 wrote:
居然沒有立即把出口...(恕刪)


對了, 印度(油)機車平均單價大約在三萬台幣上下, 這款2.1KW電動機車售價四萬塊台幣是否能大放異彩讓印度一般民眾買單, 接下來慢慢看

電池費用另計月繳金額一組電池約225台幣(印度去年人均所得約64000台幣, 均月收每人約五千多台幣), 電池租金在當地應不便宜

小客5509 wrote:
居然沒有立即把出口...(恕刪)

看看御用寫手會不會出馬
把帥董的心情捧上天
還有不要再侮辱“獨角獸”了

2013年,美國venture capital fund創辦人Aileen Lee以獨角獸的概念來代表市值達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start-up),意謂這些企業在投資市場上相當稀有。爾後,獨角獸一詞的概念隨即被媒體廣泛的運用,主要用來形容市值預估達10億美元以上的企業,例如Uber、螞蟻金服、Facebook、Alibaba等。

獨角獸企業的主要特徵包括成長極為快速,且為創投資金投資的公司。這類企業在尚未獲利前,會先將公司達到一定規模,並在佔有一定市佔率後,轉向專注在公司的獲利上。

在各大財經媒體的分類中,獨角獸企業可再依其財務狀況及掛牌進度分為未掛牌、已被併購、IPO等等類型。

此外,若新創公司市值達100億美元,又被稱為十角獸公司(Decacorn)、1000億美元以上則被稱為百角獸(Centicorn)。
光陽在海外還加減能賣,大概還能撐很多年!有錢的企業要掛真的很難!

小客5509 wrote:
居然沒有立即把出口...(恕刪)


錢進印度是對的阿
市場這麼大
沒道理不去
298305漳泉 wrote:
在印度,不是只賣電...(恕刪)


對啦, 光陽在印度主力還是賣油車, 電動機車賣不了多少台, 普及率成長不若油車, 全印度"所有業者"加起來五年內在印度政府補貼下能賣破百萬台電動機車等就該偷笑了, 因為單價高阿, 而印度政府最新的電動車三年補助計畫主要是給商業用戶

===
Flow是由新創公司22 MOTOR耗時2年研發,希望能打造出符合印度市場需求的電動機車,所以看上去與光陽現有Ionex車款有很大不同,包括2具電池是放置在車廂內,且無核心電池設計,採用Bosch輪轂式馬達,輸出功率為2.1kW,極速為60km/h,最大續航力達160公里,並可透過手機藍牙連接帶來雲端功能。

Flow在印度建議售價為90,000盧比(約新台幣4萬元),使用者另須支付500盧比/每具電池的月租費(約新台幣226元)、以及每次50盧比的換電服務費(約新台幣22元),預計今年9月可以開始交車。
===

https://speed.ettoday.net/news/1466772

光陽果然賣電車就要賺錢, 印度人還要加要收換電服務費, 享受尊榮服務; 台灣客戶大概都摳門的要死, 暨然如此, 換個方式2.0換電次數吃到飽免費, 其它月租照舊, 給你朝三幕四(實則變相漲價), 一樣可賺錢


小客5509 wrote:
對啦, 光陽在印度...(恕刪)

其實講了半天,車賣了幾台

chanp wrote:
其實講了半天,車賣...(恕刪)


太極1: 從零開始

所以iFLOW這款電動機車外, 還推二台油車款示, 但這二台油車走進口路線, 因為:

==
柯勝峯笑著說,原本22 KYMCO打算到今年底之前,於6個城市招募14個經銷商,卻收到3,000多個申請,顯見市場的高度需求;不過光陽在印度的策略是「建立品牌高度」,不跟對手打價格戰,反而是要提供消費者中高端產品,這也是為什麼在iFlow之外,會是Like 150 ABS與X-Town 300搶先進軍印度。

===

光陽加油, 印度多賣一點. 量衝大了台灣的電車也可以降價吧.
反正只要能幫台灣賺錢的綠能產品我都精神上支持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