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MANY EV 帳單由APP收到,發現POWER功能及充電器整套費用

moacetyl wrote:
買副廠.....有沒...(恕刪)

他明顯已經沒招了,無法反駁,只好連副廠都拿來說嘴,啊不是吉陽好棒棒嗎
大家都好專業的樣子....厲害
我是狗2車主,每週換一次電池,住社區公寓大樓12樓,停B1有電梯
現在讓我選的話,我還是會挑狗2,因為我懶得每天提來提去,只好以錢換方便
倒是如果住透天機車就停自家庭院可以直接插電,也不一定非要騎狗2

個人支持每家的電動車方案,有競爭對消費者是好事...好過一家獨大
CLA45 AMG wrote:


噗,上班族吃完飯...(恕刪)

可是車子跟行車電腦是不是只保固一年呀.?
CLA45 AMG wrote:


噗,上班族吃完飯...(恕刪)

GOGORO都有電池蓋噴飛問題了,長期在家充電不是機率更高!?
b670806 wrote:
GOGORO都有電池...(恕刪)

不要再扯這個了,在家充危險,那換電站設加油站,不是更危險??...

如果台灣要有世界級的電動機車產業跟公司的話,
自充是必備的條件,因為只要是電力系統相關的產業,
在各國幾乎都是特許行業,所以外國政府不可能輔助非本國廠商的換電站,

至於白牌、綠牌更不是重點,
因為很多國家對「小機車」是有速度限制的,
尤其是電動機車,因為他們的政府覺得機車很危險,
不鼓勵人民騎機車,所以把「輕型機車」當做腳踏車的升級版在管理,
是短程使用的代步工具,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山葉每年賣出那麼多機車,但是產品線裡只有小馬力電動車,
讓台灣山葉想要有自己的系統都不可能,只能請GOGORO代工,
要知道一點,當初GOGORO是沒有「自製機車」的想法,
是拜託三大廠幫他做車,結果三大廠都覺得如果技術受制於人,後面會有問題,拒絕GOGORO的提案,
GOGORO逼不得已才「自製機車」,
所以台灣山葉,也是逼不得已才回頭跟GOGORO合作,只為了在「台灣的電動機車市場」暫時不缺席,
等日本三葉有新車後,再推自己的系統,
不然以台灣三葉的生產能力,應該是三葉幫GOGORO代工做車,怎麼可能是讓GOGORO代工....


電動機車已經發展幾十年了,速度絕對不是問題,
可以說,要多快就可以多快,只是以前的電池技術不夠好,
不能有足夠的續航力,目前的鋰電也只是過渡技術,
真的要成為主流,一定是燃料電池,所以扯電池充電技術跟續航力是沒有意義的....

現階段,電動機車就是不完美的產品,還需要時間去改良,
GOGORO也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成長到今天的樣子,

光陽的新系統也是需要時間去調整,目前光陽的問題,就是費率太複雜了,
至於電池租金299或99,我敢說,99不可能只有一年,
跟行動電話的通信費一樣,299只是牌告費率,
後續至少2~3年都會有各種名目優惠,
光陽目前只是在調整,試水溫,要不然,一個月99元的月租有什麼用,
如果我是光陽的行銷部門,直接來個1000台,核心電池保固期內,1000公里免月租不就無敵了....
99(月租)*12(月)*5(年)*1000(台)=5940000
不過才600萬的行銷成本,光陽絕對花得起,
就算是用299來算,
299*12*5*1000=17940000,也不過1800萬,
這1800萬就當是給白老鼠們幫光陽試車DEBUG的獎勵,
再加上1台電動車定價8萬,1000台就有8000萬的營業額,怎麼算都划得來,

只是光陽的行銷部門,真的....








wmcrux wrote:
輪側外掛、中置電機各有各的優缺點和適用設計,並不是中置就最好


1.可以請教嗎? 輪側外掛及中置電機,設計原理,不同點是什麼?
2.依相片看,跟中置電機,很像,設計上明顯沒有皮帶及鏈條

ch22502000 wrote:
1.可以請教嗎? 輪側外掛及中置電機,設計原理,不同點是什麼?


越小的瓦數的馬達
如果使用傳動系統(皮帶.鍊條.傳動軸)
動力折損率越大...

如果光陽那顆3200W設計中置電機
可能連最高速度不到60...

設計成輪外式
只是為了方便換輪胎
因為輪轂式不能上換胎機



2.依相片看,跟中置電機,很像,設計上明顯沒有皮帶及鏈條


使用中置電機..
1.減低後搖臂的負擔
2.配重較佳下很好控制
3.當然線路變短(減少線路阻抗)
缺點...
成本增加..
以往的油車車架無法共用
k5229410 wrote:



GGR2 沒買...(恕刪)

疑,我沒有加速方案怎麼到99的!!?

Ethan119 wrote:
大家都好專業的樣子...(恕刪)



GOGORO 也可以電池分開自己衝啊

一組一萬多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