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舉個例子,A上下班路程剛好是單程15公里,來回30公里,某天下了班回家騎車騎到一半發現東西放在公司忘了拿,A回去不回去?
B朋友約下班聚餐,吃飯的地點是回家的反方向,這個聚會B去不去得成?
然後C某天平常打工地方的雇主要求他幫忙調個貨,另一間店單程三公里來回六公里,你確定C送完貨後下班還回的了家嗎?
不要跟我講什麼智能網系統可以租電池。我先假設現在台灣都蓋滿了充電站,所有狀況完美無誤一定都租得到電池,阿租一次一天就是40塊,隨便用個十次一個月就要699,然後車超慢還不好雙載。
就算使用者只是偶爾用個一兩次好了,但這就不是『299暢騎1000公里』了呀,一堆狗酸不就是在該說狗肉要綁月租然後月租超貴嗎?光陽的就不用綁月租然後有比較便宜了?
其實光陽的方案一般人再怎麼覺得爛,都還是會有適合它的族群在,如果它老老實實的好好照顧這個族群也就算了,偏偏它就是要買一堆媒體用自己的短處去打狗肉的長處。
明明方案超不方便硬要說它才是不妥協的綠能、說別人換電超不環保然後自己搞了個半調子的換電系統。公規檔了半天說好的智能網連上路都還沒上就說之後125CC等級的重車可能不會用現行的智能網系統跟電池。
這種爛公司爛 CEO 真的是準備可以下台一鞠躬了。
不相信?回頭看看諾基亞吧。
大熊5443 wrote:
『299暢騎1000舉個例子,A上下班路程剛好是單程15公里,來回30公里,某天下了班回家騎車騎到一半發現東西放在公司忘了拿,A回去不回去?B朋友約下班聚餐,吃飯的地點是回家的反方向,這個聚會B去不去得成?然後C某天平常打工地方的雇主要求他幫忙調個貨,另一間店單程三公里來回六公里,你確定C送完貨後下班還回的了家嗎?恕刪)
我想跟大熊哥作一個平衡的說法,其實在現實的狀況下會去買IONEX作上下班通勤的客層就會先考慮公司裡有沒有充電的地方,假設可以將電池提出來放在上班的地方用座充(家中+公司共兩組充電座?另外多買一租)
以上所提到的ABC三種情況就沒那麼嚴重了!



nanoitx wrote:
原本以為光陽這次的...(恕刪)
是否要掛牌、繳稅、戴安全帽,並不是依據產品的外型而定的;根據交通安全法規的規定來看,免牌照、駕照、繳稅、戴安全帽的屬於電動自行車。只要你不符合條件,你外觀做的再像腳踏車,也不會是電動自行車。
交通安全法規定義的電動自行車如下:
一. 電動輔助自行車
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人力為主,電力為輔,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25公里以下,
且車重在40公斤以下之二輪車輛。
二. 電動自行車
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電力為主,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25公里以下,
且車重(不含電池)在40公斤以下之二輪車輛。
附上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所提供的圖片給你參考,讓你更容易明白。


大熊5443 wrote:
『299暢騎1000公里』這個漂亮的廣告詞下有多少陷阱我真得是懶得說了,我這邊只聊生活上會遇到的不便就飽了。
隨便舉個例子,A上下班路程剛好是單程15公里,來回30公里,某天下了班回家騎車騎到一半發現東西放在公司忘了拿,A回去不回去?
B朋友約下班聚餐,吃飯的地點是回家的反方向,這個聚會B去不去得成?
然後C某天平常打工地方的雇主要求他幫忙調個貨,另一間店單程三公里來回六公里,你確定C送完貨後下班還回的了家嗎?
不要跟我講什麼智能網系統可以租電池。我先假設現在台灣都蓋滿了充電站,所有狀況完美無誤一定都租得到電池,阿租一次一天就是40塊,隨便用個十次一個月就要699,然後車超慢還不好雙載。
就算使用者只是偶爾用個一兩次好了,但這就不是『299暢騎1000公里』了呀,一堆狗酸不就是在該說狗肉要綁月租然後月租超貴嗎?光陽的就不用綁月租然後有比較便宜了?
其實光陽的方案一般人再怎麼覺得爛,都還是會有適合它的族群在,如果它老老實實的好好照顧這個族群也就算了,偏偏它就是要買一堆媒體用自己的短處去打狗肉的長處。
明明方案超不方便硬要說它才是不妥協的綠能、說別人換電超不環保然後自己搞了個半調子的換電系統。公規檔了半天說好的智能網連上路都還沒上就說之後125CC等級的重車可能不會用現行的智能網系統跟電池。
推這段
希望可以敲醒那些沉迷於『299元可以騎1000公里』行銷話術的人
內文搜尋

X